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3.自然灾害的分类4.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影响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类型蝗灾与旱涝的关系(2)5.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两条灾害带上,即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表解如下:灾害带强调: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活跃的地方多地热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考点二/针对训练1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读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答案:(1)①地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①地与④地相比,纬度更高,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强度更大。(2)气温升高影响,4~5月(春季)形成融雪洪水;7~8月(夏季)形成融冰洪水。(3)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4)蝗灾。这里降水时间变化大,干旱少雨年份或者旱季,河湖退水区适宜雌蝗产卵,雨季多雨利于蝗虫幼虫生长。/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规律:(一般正常年份)5月(春末)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雨带(锋面雨)位于华南地区;6月(夏初)夏季风进步增强北进,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7月中旬(盛夏)至8月雨带北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出现伏早)9月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随之迅速南移;10月冬季风频频南下,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随之结束。夏季风的进退受太平洋西部副高控制,而太平洋西部副高的兴衰常常是不稳定的,势必导致雨带推移出现异常,而造成我国南北方大面积的水旱灾害。【典例题2】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1)~(2)题://(2)干旱①形成: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②分布:常见的有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华北每年春旱(含夏初的干旱)严重,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罕见的干旱我国各地都可能发生。③危害: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严重的干旱,①会造成粮食减产;②人畜饮水困难;③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④防御:干旱是用多种因素引起的,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②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改进耕作制度等。(3)台风①形成: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强大气旋。我国民间习惯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按照国际规定,热带气旋按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的不同强度分成几种级别: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叫热带低气压,8-9级叫热带风暴,10-11级叫强热带风暴,12级以上叫台风(台风又分为12-13级称台风,14-15级称强台风,16级以上称超强台风)。②分布: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的海域。台风从这里形成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因此,我国每年夏秋季节受台风袭击比较频繁。(注:亚洲东部其他国家,以及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的一些国家也频受台风影响。产生于印度洋影响南亚和产生于大西洋影响北美洲东海岸国家的台风称为飓风)。台风在我国的登陆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我国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③危害: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灾害最为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台风灾害主要是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所引起的。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达到10级大风就能拔树倒屋,若超过12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特大暴雨(日降雨量可达500-1000毫米),往往造成洪水灾害;特大风暴潮更会毁灭性的灾害。④防御: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对台风的监测手段,除常规的气象观测外,还有布设在沿海地区的测台雷达网和卫星探测资料,大大提高了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能力。(4)寒潮①形成: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常有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这种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现现象,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寒潮。②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的影响,只有西藏、云贵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③危害:一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受冻害,尤以春季和秋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寒潮对南方冬季过冬作物的危害也较大;二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三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