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课程的性质和有关说明关于考核的有关说明2、考核要求:重点考核本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可编程控制器基本编程方法。考核分三个层次要求:了解:对教学内容达到一般认知的要求。理解: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达到领会的要求。掌握: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以及技能达到运用的要求。所以本课程侧重于PLC基本理论的讲解如果想多点了解可以到网站上:http://www.plc100.com第1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础一、PLC的定义及基本功能二、PLC的特点、分类和性能指标三、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四、PLC与其他工控装置的比较课时:4节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产生、定义、分类及应用;2、了解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其他工业控制装置的区别;3、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性能指标及分类;4、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即工作原理。重点: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性能指标,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难点:PLC工作原理一、PLC的定义及基本功能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还是自行设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普遍把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可编程控制器在取代传统电气控制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在自动化领域已形成了一种工业控制趋势。自1969年第一台PLC面试以来,已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器。与机器人、CAD/CAM并称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定义: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对逻辑量进行控制,也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基本功能:⑴逻辑功能:代替继电器进行组合逻辑与顺序逻辑控制;⑵定时与计数控制:它为用户提供了若干个定时器/计数器并设置了定时/计数指令,定时值/计数值可由用户在编程时设定;⑶步进控制-顺序控制;⑷A/D,D/A转换-对模拟量控制和调节;⑸数据运算-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⑹通信与联网;⑺控制系统监控-记忆某些异常情况,或当发生异常情况自动中止运行。二、PLC的特点、性能指标和分类2、PLC的性能指标⑴硬件指标:①I/O总点数-开关量I/O用最大I/O点数表示,模拟量I/O用最大I/O通道数表示。②工作环境⑵软件指标:用户程序存储量、扫描速度、编程语言3、PLC的分类⑴按结构形式分类-整体式、模块式;⑵按输入输出点和存储容量分类-大、中、小型;⑶按功能分类-低档机、中档机、高档机。三、PL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PLC的基本结构①导轨-安装各类模板的机架;②电源模板-给PLC供电;③CPU模板-系统运算核心;④输入/输出模板-配置I/O电平转换及电气隔离。可编程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2、PLC的工作原理PLC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1)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3)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四、PLC与其他工控装置的比较2、PLC与集散控制系统(DCS)的比较集散控制系统:由单回路仪表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侧重于模拟量调节,回路调节功能;PLC控制系统:由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发展起来,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