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考点之内分泌系统(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临床医师考点之内分泌系统(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临床医师考点之内分泌系统(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床医师考点之内分泌系统(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临床医师考点之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于某些器官组织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系统。激素是内分泌系统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激素的概念、分类、一般特性与作用方式见表1-2-9-1。第一节垂体的功能在结构和功能上,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可以看做一个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包括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下丘脑内侧基底部促垂体区的小细胞肽能神经元分泌下丘脑调节肽,由垂体门脉系统运送到腺垂体,调节腺垂体激素的合成与释放,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系统;而位于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大细胞肽能神经元合成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经下丘脑垂体束的轴浆运输到达并贮存于神经垂体,构成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可分泌9种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统称为下丘脑调节肽。一、生长激素(GH)的生理作用生长激素是腺垂体中含量较多的一种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2000,其化学结构与催乳素相似,两者除特定作用外还有一定的交叉作用,即生长激素有较弱的泌乳始动作用,催乳素也有较弱的促生长作用等。生长激素可促进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对机体各器官组织均有影响,尤其对骨骼、肌肉及内脏器官的作用更为显著(表1-2-9-2)。二、促激素及其生理作用见表1-2-9-3。第二节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的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其主要的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及发育(表1-2-9-4)。第三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可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分别合成和分泌以醛固酮为代表的盐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和以脱氢表雄酮为代表的性激素,网状带也能合成和分泌少量糖皮质激素和雌激素(表1-2-9-5)。第四节胰岛素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残基的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为5808。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见表1-2-9-6。第十单元生殖生殖是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后一定阶段,产生与本身相似的子代个体,并借以繁殖种族的生理功能。第一节男性生殖男性生殖系统的主性器官是睾丸,睾丸具有精子生成和内分泌的双重功能,下面介绍睾丸的内分泌功能:一、分泌雄激素雄激素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主要有睾酮、双氢睾酮、脱氢异雄酮、雄烯二酮几种。各种雄性激素中,双氢睾酮的活性最强,睾酮次之,其余雄性激素的生物活性仅及睾酮活性的1/5。睾酮的生理作用:①影响胚胎发育;②维持生精作用;③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和性欲;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尤其是肌肉和生殖器官的蛋白质合成,同时还能促进骨骼生长,钙、磷沉积及红细胞生成等。二、分泌抑制素抑制素是由睾丸曲细精管支持细胞所分泌的一种分子量约为32000的糖蛋白激素,主要对卵泡刺激素的分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生理剂量抑制素对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影响。三、激活素睾丸支持细胞分泌,与抑制素结构近似但作用相反,可促进卵泡生成素的分泌。四、雄激素结合蛋白由睾丸支持细胞分泌,通过与睾酮结合,维持曲细精管局部睾酮的高浓度,从而促进生精过程。第二节女性生殖请参阅妇产科学部分。第三篇病理学第一单元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第一节适应性改变一、萎缩的概念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二、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1.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2.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3.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为化生。这种转变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一般只能转变为性质相似的细胞。第二节损伤一、脂肪沉积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1.除脂肪细胞外的实质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则称为脂肪沉积或脂肪变性。2.脂肪变性多见于贫血、缺氧、中毒(磷、砷等)及严重感染等(白喉和痢疾等)。3.脂肪变性主要见于肝、心、肾等实质器官。4.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发病机制:①脂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②中性脂肪合成过多;③脂肪酸氧化障碍。二、玻璃样变性的概念、类型及病理变化1.玻璃样变性指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红染。2.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常见于纤维瘢痕组织内。肉眼形态:灰白、半透明状,质地坚韧,缺乏弹性。光镜下,纤维细胞明显变少,陈旧的胶原纤维增粗并互相融合成为均质无结构红染的梁状、带状或片状,失去纤维性结构。3.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多发生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小动脉。高血压病时,全身细小动脉持续痉挛,导致血管内膜缺血受损,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入内膜下,在内皮细胞下凝固,呈均匀、嗜伊红无结构的物质。此外,内膜下的基底膜样物质也增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