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ppt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三、文学革命的内容1、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2、批判封建文学观念,提倡新文学的观念。3、注重吸收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注重吸收苏俄文学的影响。4、创作方法提倡以现实主义(写实主义)为主要方法。四、文学革命的实绩1、文言统一:白话文取得了对文言文的胜利。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新文学社团大量出现,文学思潮的论争和文学创作逐步出现繁荣。3、理论建设:提出了新文学创作的新观念。4、出现了一批创作成果:鲁迅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冰心《斯人独憔悴》、许地山《命命鸟》、郁达夫《沉沦》、胡适《尝试集》、郭沫若《女神》、汪静之《蕙的风》等出版。五、文学革命的特征1、理论预设,创作滞后;2、功利为主,审美为辅;3、反封建,重启蒙为主,文学自身本体追求为辅;4、语言、形式变革为主,文学的内涵更新相对滞后;5、具有未完成性。提出了文学革命的目标。六、文学革命的意义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旧到新的伟大转折点,它宣告了承传几千年的中国旧文学的终结和一个新的时代的民族文学的开始。1、体现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特征。2、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现代文学建立在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科学民主观念基础之上。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第二节、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4、在建设新文学方面,也借鉴外国文艺运动与创作经验:1)、进化论。2)、人道主义思潮。3)、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观点。二、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介绍:1、《新青年》译介屠格涅夫、王尔德、契诃夫、易卜生等作家作品。2、译介者:胡适、刘半农、鲁迅、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耿济之、田汉、瞿秋白等。3、刊物:《新潮》、《少年中国》、《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第三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3、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4、创作方面: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论争,形成了现代文学中两种文学观念的互补。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对打破其对文坛的垄断起了重要作用,扩大了新文学的读者阵地和影响。5、局限: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二、创造社: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1、发起人:前期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后期:冯乃超、阳翰笙等。2、刊物:(1921-1930)前期《创造(季、月、旬、日)刊》1925年后,《洪水》、《文化批评》、《流沙》、《星星文艺》等3、宗旨与倾向: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1926年后,一些成员投身革命活动,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创造社的文学观念前后期呈现出明显的矛盾。就是在同一时期,也存在含混和矛盾性。创造社的文学观念和人际关系都不是十分和谐一致。在革命文学的倡导过程中,由于受外国左倾思潮的影响,曾错误的批判过鲁迅、茅盾作家。在理论上、组织上表现出较多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倾向。1929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前期创造社文学创作作品丰富,成就较高。三、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等发起聚会,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成员较复杂,文人、银行家、政客、交际花都有。1933年消亡。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式革新。四、语丝社:语丝社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成立。因周伏园创办的《语丝》杂志而得名,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1、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2、宗旨与倾向: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对现代散文产生深远的影响。主张:“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对“五四”新文化战斗精神的继承,提倡展开积极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将矛头指向迂腐的封建礼教、落后的封建意识、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虚伪的文风等,积极倡导美的艺术的生活,鼓吹思想和言论自由等。《语丝》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成就最高的是简短犀利的思想杂感、社会批评随笔、小品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