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修炼教师角色——吴局长师德报告学习体会文一街小学滕正古往今来,社会上给予教师这个角色以多种隐喻,如春蚕、蜡烛、春泥、一桶水、园丁等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春蚕、蜡烛、春泥、一桶水、园丁”已经不能完成教师这一职业所承载的责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一、成为幸福的红烛古人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总是把教师比做是红烛,其积极意义在于颂扬了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但蜡烛的隐喻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光是燃烧自己,还要源源不断地给自己补充原料,还需在燃烧自己的同时获取幸福。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的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获取自己的职业幸福。成为艺术的园丁园丁,“教师对学生的精心培养,细心爱护,辛勤耕耘,使学生茁壮成长”。这是对教师最朴实、最形象、最有诗意的比喻。但教师是园丁忽视了一个问题,似乎学生的发展早已固定,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助其成长,给他人做嫁衣。而现实生活中,学生是活的有生命的,个性存在千差万别的人,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做简单的园丁肯定是不够的,面对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也要成为艺术。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身体素质好,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功夫,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是艺术的教育。成为知识和能力的“自来水”“桶水论”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重要是一种量上的储备,但在今天我们不得不考虑,教师桶中水的质量。在知识更新飞快的今天,教师原有的那桶水恐怕不完全有用了。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适应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的竞争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培养的跨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思想品德,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着眼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好各方面的基础。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获取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课内外注意言传身教,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有人甚至认为,在现代社会,教师“一桶水”也已经不够了,教师应该是“自来水”:什么时候想要,都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