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中激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后天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低年级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学习行为常常会受情感因素的支配,能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便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使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呢?下面就在低年级数学课中如何“激趣”谈谈我的一些认识。一、创设情境,利用儿歌、顺口溜等形式,让学生乐学、好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高境界。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0~9的字形,可以教学生背诵顺口溜:“0像鸡蛋做蛋糕,1像铅笔来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能听话,4像红旗迎风飘,5像鱼钩把鱼钓,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能装酒,9像勺子能盛饭。”从而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再如教学几加几等于十时,可引进凑十歌:“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花老鸭;三加七,十只老母鸡;四加六,十只金丝猴;五加五;十只大老虎。”这样学生自然愉快地学习。二、运用角色扮演,把游戏引进课堂,使学生趣味盎然地学习。“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教完1、2、4的乘法口诀后,学生对背口诀已经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因此,可以设计轮流让九个学生扮演青蛙,戴着头饰从座位上依次跳出来表演,全班同学边看表演边唱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记住了口诀,学会了知识。三、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等手段,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学习。低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就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形体时,我让学生从家里找来火柴盒、手电筒、药盒、罐头盒等,将这些东西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体的特征,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学生由于这堂课利用了直观教学,并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兴趣较大,上体育课时,他们指着球说球体,指着垫子说长方体。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堂课的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能运用于实际,效果很好。又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除了拿扇子、三角板、红领巾等作教具外,还选用了电视机上的室内天线杆作为教学手段,两根天线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恰似角的顶点,两根天线的另一端可以拉长,好似两条射线。通过这个演示,学生观察到了两种现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个教具的运用,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明晰的角的表象,教学效果较好。四、让学生在闯关竞赛中,紧张积极地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勇摘智慧星”“智力大闯关”等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9加几”是第一册第九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所以在9加几的导入部分,我先播放CAI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第一关填空9+()=109+1+1=()(轻易闯过)第二关、数的分解(轻易闯过)第三关、口算10+7=()10+2=()9+4=()9+7=()(此关没过,引出新知)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儿童探索数学奥妙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闯关”游戏有如磁铁,在一节课的开端就吸引学生,让学生处于积极学习,快乐学习的状态中,带着问题进入运动场,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总之,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把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