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精品多篇)【导语】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3、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与春天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总是早早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讯息,知道它是谁吗?对。它就是燕子。请同学们看图,(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图片)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板书:1.燕子)2、教师范读课文。二、检查预习1、读生字组词,注意读准字音。2、选择正确的读音。3、组词。俊()俏()拢()拂()倦()峻()悄()笼()佛()卷()骏()稍()垄()沸()圈()符()谱()沾()添()奏()附()普()粘()填()凑()4、提出不理解的词语。5、说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俊俏—(俏丽)聚拢—(聚集)生机—(生气)掠过—(拂过)反义词:偶尔—(经常)增添—(减少)俊俏—(丑陋)机灵—(死板)三、初读课文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课文。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朗读课文,想一想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它飞行时有什么特点。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篇二【课时目标】1、读准“散、杆”2个多音字,会写“掠、偶、尔、沾、倦、闲、纤、痕”8个字。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在飞行和休息时的画面美。背诵第3自然段。【教学过程】板块一再读课文,想象燕子飞行图1、边读边想象燕子飞行图。(1)默读第3~4自然段,了解燕子飞行的特点。①默读第3~4自然段,在课本上圈画出燕子飞行的地点。(天空、湖面)②从这两段中可以看出燕子飞行有什么特点?(轻快、灵活、迅捷)③感受燕子飞行的速度快。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短语“叽的一声”,感受燕子飞行的速度快。课件出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④指导学生朗读。⑤从哪些词可以体会到燕子飞行的轻盈?(掠、沾)课件出示: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⑥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燕子飞行的轻盈。(2)根据思维导图,想象画面。①完成思维导图中的“飞行”部分。(课件出示思维导图)②小燕子在不同的地方飞行时的姿态是不同的,说说你的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③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④根据思维导图,试着背诵第3自然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行获取信息,总结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抓住关键词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巧妙点拨总结。板块二再读课文,想象燕子休息图1、边读边想象燕子休息图。(1)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并圈画自己喜欢的字词。①借助常用词语,读准多音字“散、杆”。②说说文中你喜欢的词句,并说明理由。③看课本插图,你觉得停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像什么?④对比两幅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幅有趣的图画。(2)完成思维导图中的“休息”部分。(3)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2、拓展延伸。(1)师: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描写它,谁来背一背写燕子的诗句?(2)师生同背,课件出示诗句。【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本插图的欣赏和图片的对照,让学生对燕子休息图有了直观的感受。由电线联想到五线谱,使休憩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动起来,不就是在弹奏美妙的乐曲吗?这幅静态图立马就变得生动有趣了。板块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复习巩固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2)课件出示本课重点词语,指名读,全班齐读。2、指导书写。课件出示“掠、偶、尔、沾、倦、闲、纤、痕”8个字。(1)记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看哪些笔画需重点注意。(3)教师示范重点字的笔顺及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偶”的最后三笔是竖、提、点,横画平行等距;“倦”的右上部分只有两横;“痕”的里面是“艮”。(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5)写字展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的'关键之处,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练习,自己去积累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燕子》这篇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飞行和休息时的姿态。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再现画面。教学时我从情境入手,充分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如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我播放了春天的动画图片,把美好的春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再结合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描绘的情景。引导学生读第3~4自然段,从“斜飞”感受燕子的飞行姿势;从“横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