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初探.doc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初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状介绍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概况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兴起,经历了70年代的萌芽阶段和90年代的探索阶段,由本世纪伊始,进入了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20年来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3年底,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274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占我国GDP的3.1%;从就业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就业人员规模已经超过批发和零售业;从经济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与房地产业大体相当,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已经充分显现。但是,从全球的范围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较为落后和缓慢。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整个经济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仅在2000年英国文化产业产值即占GDP的7.9%,日本文化娱乐、消费GDP的18%,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己占GDP总量的18%至25%,音像业己超过航天工业,居出口贸易的第一位。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占我国国民GDP的比重,较之发达国家确立的支柱产业地位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我国文化产业还存在着整体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和没有走上法制化轨道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总体看,我国文化产业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详细介绍标准专业名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文化产业管理(文化经纪方向)―文化产业的繁荣是信息社会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正在向发达的信息社会迈进,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有待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明显滞后,懂得文化产业运作规律的专业人才奇缺。目前中国在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中缺少这样的专业,因此社会对(文化经济方向)的人才需求有着巨大的空间;(制片管理方向)从事媒体管理、策划、组织、协调、项目运作、受众及市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影视制片人)是伴随着影视产业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职业,也是21世纪中国影视界最有发展前途的职业。通过大学1四年的学习,需掌握的人文基础、影视制作、媒体管理、经济学、法律学五大类知识体系,学会熟练地运用影视拍摄、剪辑等专业设备。丰厚的知识积累和实战能力的锻炼,将使未来具备多样的就业选择。21世纪,中国影视业正逐渐向文化产业市场的方向开放,影视业的辉煌不再依赖几个优秀的影视作品的创作,而是依赖对电视产品的全方位经营管理,制片人将真正成为中国影视界的弄潮儿。3、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国内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有将近60所云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东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咸阳师范学院2长春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广西师范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石家庄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贵州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三江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33、西安的文化产业建设调查西安而言,“十一五”期间,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已突破了5%,网络、旅游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已占到文化产业比重的三成。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出现了几何增长,截至2010年底,新区实现了文化产业综合增加值75.9亿元,形成总面积20万平方米的曲江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累计聚集近1000家文化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600人。产业涵盖会展、影视、演艺、动漫、出版、传媒、网络、美术、创意设计和广告等20多个门类。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广电局局长任贤良表示,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强劲,2011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74.86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关口,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出16.9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3.03%。据悉,陕西省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86个。有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市1个,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2个。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个(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2项,省级435项,市级名录956项,县级名录2292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陕北文化和羌族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示范基地(单位)25个,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