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950年,戴明到日本担任产业界的讲师及顾问,其间帮助整顿、创立日本产业制度,塑造了风靡世界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他的主要目的是,在持续改善的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重建日本产业,从而使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在世界市场中具备竞争力。质量概念的发展质量概念的发展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朱兰(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质量是指产品出厂后给用户和社会带来损失的大小。——田口玄一(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质量供不应求的时代:符合性供大于求的时代:适用性质量新时代:狭义→广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ISO9000:2000)ISO9000系列标准产生非政府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TC176和ISO9000—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㈧=⑩销售与发运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6是方向;2是关键;3是基础;4/5/7/8是手段和方法由小孩买蛋糕的故事说开去顾客需求和期望外部顾客(我们的供货对象)可分为不同层次,如:代理商,中间商,最终消费者。内部顾客(内部部门间)对顾客的理解应是广义的,不能仅仅理解为产品的“买主”原则三:全员参与质量控制小组(QualityControlCircle)简称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起源并风靡于日本的企业,1962年由日本石川馨博士首创,1966年在欧洲质量组织年会上,由朱兰博士介绍了,开始被国际认知。质量控制小组示例:于2010年9月成立了QC小组。从优化质量管理、加强现场过程控制着手,将改进意识深度融入到工作中,达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原则四:过程方法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与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一个或多个过程的输入。所有过程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网状关系。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过程早点检测出缺陷可降低总成本缺陷发现场所过程方法与管理的系统方法之间的异同点: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六: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理念、组织的价值观。持续改进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才能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戴明奖:日本质量管理的最高奖1980年代,美国的工商企业界对于质量活动呈现出了与日俱增的兴趣。有许多人都主张,建立一个类似于日本戴明奖那样的国家质量奖将有助于促进美国公司的质量活动。美国众议院进行了一系列听证会,于1987年1月6日通过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案。这一法案规定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计划的设立。创立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第一步便是建立一套评价标准,即卓越绩效标准(CriteriaforPerformanceExcellence)美国波奖卓越绩效标准的框架:系统的思维/观点评奖目的欧洲质量奖模式(TheEFQMExcellenceModel)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结构图THANKSFORYOUR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