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教材吕玉芬我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说流程: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编写体例和意图、教材特点、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二、三、四位数(积在10000以内的笔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笔算;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乘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及相应的除法;自觉验算的习惯;会用短除法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2、认识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并进行有关的简单换算。3、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4、知道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初步含义,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的材料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5、结合实际情境,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6、结合实例,感知位置与变换。7、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统计与可能性知识。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分数的意义。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5、在对位置与变换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说教材本册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领域:1.全册卷首图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2.“数与代数”领域(1)数与运算:第一单元“乘除法”,第四单元“乘法”,第六单元“除法”。在“乘除法”学习中,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口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2)常见的量:第三单元“千克、克、吨”,第七单元“年、月、日”在第三单元“千克、克、吨”中,学生将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第七单元“年、月、日”中,学生将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能解决与时间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空间与图形”领域包括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周长”在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中,学生将在搭立体图形和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在第五单元“周长”中,能根据周长的意义,测量或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周长的知识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4.“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第八单元“可能性”在第八单元“可能性”中,学生将通过实验或游戏,进一步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5.实践活动包括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一)(二)、生活中的推理。在“搭配中的学问”中,学生将体会有序思考问题的重要性;能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搭配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通与数学”中,学生将运用周长、乘除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在“时间与数学”中,学生将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思想和统筹思想,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字在现代生活中的用处;体验实验的过程,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的推理”中,学生将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能运用列表整理信息,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