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36应急救援预案制度14篇【第1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告制度本预案所称的安全事故是指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伤亡事故:轻伤、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一)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1、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由公司统一领导、统一组织。2、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工会主席、总工程师、综合人事部、工程部、项目部经理、安检员组成。(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以下程序时限报告相应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生死亡或重伤及中毒事故,必须用电话等最快捷的方式在1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报告。报告电话:公司电话:**********手机:1**********、1**********安监局电话:**********手机:1**********、1**********、1**********(三)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抢险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4、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险和自理有关事宜。5、事故报告人姓名。【第2篇】学校管理-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制度1、学校必须制订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大安全事故包括火灾、地震、洪讯水灾等。2、学校对学生集体外出,大型活动,如春游、运动会等都要制订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3、学校对危险物品的监控也要制定相关的应急救护预案。4、各预案的制定要依据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责任明确,具体有效,要公示,要送属地公安消防、安监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5、要召开有关应急救援预案相关人员专题会议,各应急救援预案要据实情一年至少演习一次。6、预案主要内容:(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职责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救援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和事故调查组。(2)应急救援程序①核准灾情报警;②启动应急救援组织救灾;③引导疏散人员安全自救逃生,防止事故扩大。【第3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第一条工区在重大危险源评价后制定,有发生下列事故或事件的风险时,必须制定应急预案:1.触电、火灾及爆炸;2.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3.施工中挖断水管、热能管道、电缆等市政、铁路设施;4.铁路营业线施工;5.坍塌、倒塌、高坠事故;6.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泄漏污染事故;7.水上作业淹溺事故等。第二条应急预案应覆盖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各阶段的计划,即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事后监测与处置等各阶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适用范围;2.事故可能发生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4.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和内容;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情况;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具体通信联系方式;8.相关保障措施;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10.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和要求。第三条根据实际情况,由工区经理组织、工区安全部门牵头,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一个项目的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第四条工区应急预案要根据现场实际制订,使预案便于操作。工区编制的应急预案必须上报工区项目部备案,工区项目部在各工区预案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全线突发事故(事件)点和内外部救援力量分布情况,编制综合性预案,做为工区预案的支撑和保障,两级应急救援组织应职责明确,通力协作。第五条两级预案由工区项目部、工区分管安全副指挥或安全总监组织定期演练,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保存相关记录。第六条应急救援队伍要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专业培训考核,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救援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第七条各应急救援专职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应急救援的器材工区分管安全副经理组织进行定期检查(也可纳入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内容),保证设备性能完好。第八条应急预案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所规定和明确组织、程序、资源、措施等应当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需要。应急预案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适用范围、条件,有关应急资源情况,以及与相关预案衔接关系等发生变化时,或发现存在问题时,应当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