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課隱逸之美二、從佛教觀點看東方美學中「形而上」的意涵。「觀自在」。「真空妙有」。「圓融」。意境-「虛實相合」,「氣韻生動」的意義。佛教藝術的表現和演變。三、從老莊哲學看東方美學上的影嚮。對自然的崇拜。老子的「天道」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張。莊子的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理想。天人合一理想的實踐-園林藝術設計與美。一、隱逸的嚮往-理想的仙境。亂世由來消極的社會風氣。宗教:明心觀照的認識出世的思想修身自娛。虛無美學觀的意涵。「禪」哲理的認識。二、東方美學中「形而上」的意涵。「觀自在」「真空妙有」「圓融」意境:「虛實相合」,「氣韻生動」的意義。宋代名畫《萬壑松風圖》,〈見下方左圖台北故宮典藏右圖呂姿瑩製作〉,描寫人煙罕至的空山幽谷,可見山嵐雲霧,山澗流水,微風吹動的松樹林,自然的氣韻循環不息。佛教藝術的表現和演變一般大眾只求在遇到人生的苦難和瓶頸之時,能有「適當」的神的幫助和保佑,因此東方的宗教信仰給人一種信賴感和希望,而各地的宗教產物,宗廟、寺院、佛像等,成為重要的文化美學資產,畢竟打從上古時代以甲骨卜筮開始,即使是科學理性發達的現代化社會,民間信仰的儀式也未曾消褪過。三、從老莊哲學看東方美學上的影嚮中國佛教其他重要的菩薩,有坐騎神獅的文殊菩薩(智慧之神)、坐騎神象的普賢菩薩(理性之神)。呂姿瑩攝自台南開元寺。老子的「天道」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張莊子的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理想天人合一理想的實踐-園林藝術設計與美園林之美在於自然之美的轉移,反映禪思的美學觀點,追求遺世獨立、返璞歸真,像神仙般隱逸於山林、桃花源的思想,所以堆疊假山以象徵山岳、引泉蓄池比喻江和湖、迴廊曲橋及通幽攬勝的小徑,建涼涼亭閣樓陽台以供休憩遠眺,種花木竹石以比擬心志高潔等,概括式將自然美景縮小佈置,以寫意手法表現隱逸山林的趣味,成為山水園林規劃的觀點,園小而美、多面向、逸趣、高雅精緻的格調,成為東方美感特色的建築形式。-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