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主任培训政策.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验室主任培训政策.ppt

试验室主任培训政策.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一)组织管理1、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评价标识的监督管理,指导各地开展评价标识工作);各省级住建部门、工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和组织开展本地区评价标识工作。2、具体实施:由评价标识机构负责。3、评价结果: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形成评价标识机构的评价结果,并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形成评价报告。(二)申请条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当通过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进行申请,并应具备:1、具有预拌混凝土专业从业资质;2、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正常使用;3、一年内未发生因其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4、一年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5、申报材料真实、完整并符合相关格式要求。(三)企业如何申请及获得进行绿色建材评价?  1、对照《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进行评估;  2、填写申报书,按申报书要求准备相应的资料;  3、按申报书自评表进行自评,确定星级;  4、向备案的评定机构提出申报;  5、与评定机构联系确认评定安排;  6、实施评定;7、获得证书及标识。(五)申请绿色建材评价需要哪些外部机构出具的证书或报告?  必备项  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  3、环境监测报告(大气污染、污水、噪声);  4、作业场所监测报告;  5、产品基本性能符合标准要求的型式检验报告;  6、符合《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要求或当地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绿色生产管理相关规定的证据。(五)申请绿色建材评价需要哪些外部机构出具的证书或报告?评分项  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2、自愿性产品认证;  3、环境产品声明(EPD)、碳足迹报告;  4、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或一级);  5、环境监测报告(大气污染物、污水、噪声),达到国标的更高等级或当地方标准的最高要求;  6、导则要求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1、年检:标识企业每年年底前提交年度自查报告→评价标识机构复核(必要时可进行抽查)→报省级部门(报告和结果)2、监督:随机抽查→不满足相应星级要求的企业:①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应要求评价标识机构降低标识等级或撤销标识,并向社会公布。②已取得标识的企业自降低或取消标识等级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标识。3、评审过程或结果有异议:可向省级部门申诉。省级部门应在60天内将调查核实结果反馈给相关机构或企业。1、标识:标志和证书。由两部门统一制定式样与格式、编号和管理,根据评价机构申请进行发放。标识不得转让、伪造或冒用。申请评定性复核时,应将原标志和证书交还主管部门。2、暂停使用其标识:①实际生产控制指标与要求指标不一致;②证书或标志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要求。3、撤销其标识:①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或质量事故的,或发生因其生产的预拌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②转让标识或超范围使用的;③以虚假材料获得评价标识的;④拒绝相应机构监督检查和抽查的,或拒不执行整改要求的;⑤其他依法应当撤销的情形。试点范围在辽宁省、河南省、江苏省、广东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六省(区)开展,在试点省(区)内,选定2个以上试点城市,在试点省(区)内,选定2家以上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作为试点企业,每个试点域市选定2个以上混凝土结构工程作为试点工程,以绿色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地铁工程、城市地下管廊工程、市政桥梁工程等)、工业化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作为优选对象。三、《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四、《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五、《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试点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二)目标任务1、发布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深圳市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试点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试点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落实责任,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中的技术难题,与省散办共同主编广东省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2、落实试点企业要求。试点企业对照要求进行自查,开展绿色搅拌站改造标准课题研究,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评价,对申请企业提供政策和技术服务。企业按照要求建立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及应用的相关要求。落实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企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针对性地在厂区、设备、设施、监测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尽快满足绿色生产评价试点要求。3、鼓励优先设计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建筑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文件中,应当注明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