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明帝國1368年—1644年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洪武在位1368年—1398年明洪武青花纏枝花蓮瓣大盤顏色釉藍—天黃—地紅—日白—月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黃色日壇赤色月壇白色行江西饒州府如式燒造解--大明會典白釉的頂峰--永樂甜白釉永樂盛世--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生于公元1360年,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于1403年即皇帝位,在位二十二年。朱元璋的第四子,1402年燕王朱棣揮兵南下攻打南京,史稱“靖難之役”,攻克南京后,朱允炆下落不明,于是朱棣在南京即位,改元永乐。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了北京宫殿的建造。永乐十九年,永乐皇帝正式迁入北京。永乐皇帝文治武功,他奠定了大明王朝兴盛的基础。五次亲征漠北,他命翰林院编撰有22877卷的《永樂大典》,他还派遣太监郑和六下西洋,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促进了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永樂無款甜白三繫茶壺小圓唇口,壺身呈半圓形,肩飾三繫,平底,淺凹足,曲流,竹節把,帶平頂圓蓋。全器無紋,通施甜白釉,釉色瑩潤,近足釉厚處微泛青色。胎骨略厚,足底露胎,潔白細膩,胎釉間微呈淺橘色。器雖無款,然胎釉為典型永樂特徵。明代自洪武皇帝下令罷造團茶進貢,唐宋長久以來的末茶點茶方式遂被廢除,葉茶煎泡法則取而代之,成為明代最普遍的飲茶方式,因此茶壺成為泡茶主要的茶器,而此茶壺或為明代宮廷茶器。明永樂甜白暗花忍冬紋碗明宣德窯寶石紅直口碗斂口,深直壁,矮圈足,通稱「墩子碗」。內外均施鮮紅釉,樸素無紋,碗底純白,口、足均露「燈草白」白邊一道。紅釉深淺交錯,內壁較勻,全器橘皮紋針眼明顯。胎骨稍厚,露胎圈足,質堅細膩。底白釉上青花書「大明宣德年製」二行六字楷款,外加雙圈。蓝釉始见于元于明宣德朝复烧明無款灑藍刻花蓮塘魚藻紋碗黄釉之最--弘治鸡油黄明弘治窯黃釉青花花果盤明弘治娇黄碗成窑以五彩最贵酒杯以鸡缸为最--《陶说》《唐氏肆考》载:“神宗尚器,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著名的鸡缸杯外壁彩繪五童嬉戲圖,全器均以釉下青花描繪輪廓線,再填以紅、綠、赭諸彩。以湖石、芭蕉、棕櫚將器面分為二,一組孩童採青,另一組則玩放風箏。口足加飾青線四道。罐,斂口,短頸,肩部豐圓,斂腹,凹足,帶平頂蓋。全器紋飾用釉下青花勾勒輪廓線,再加填紅、綠、黃諸彩。蓋面畫一夔龍蟠繞,填以綠採;蓋壁繪朵花,填以紅彩;加飾青線四道。肩與腹下各有一週變形蓮瓣紋,染以黃彩。罐腹繪二夔龍,間飾青花如意雲紋。夔龍均作象鼻、雙足、花式尾,舌銜蓮花。平底中書青花「天」字楷款。罐,斂口,短頸,豐肩,斂腹,凹足,帶平頂蓋。全器紋飾用釉下青花勾勒塗染,加填各彩。蓋面畫紅彩飛象,以青花波濤紋為地。蓋壁有一週青花波濤紋。肩與腹下各有一週青花填黃彩蕉葉紋,罐腹有四飛馬,一紅、一黃、二青,腳踏藍綠波濤飛騰,間飾青花如意雲紋。平底中書青花「天」字楷款。明成化斗彩葡萄杯大巧若拙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