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表格式).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表格式).pdf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表格式).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表格式)课题25古人谈读书课型:精读课文主备人:二备人: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目标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重难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点难点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第1课时一、激发兴趣,读书名言导入。1.同学们知道哪些读书名言?预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件出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韩愈教学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过程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2.我们知道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那么读书的方法你又知道多少呢?预设:批注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3.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第一部分,注意老师读的节奏。(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画出分隔符。教师相机纠正“识”的读音。学生自由读两遍。课件出示第一部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2)教师范读第二部分,学生跟读。对照课件画出分隔符。课件出示: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3)教师范读第三部分,学生跟读。画出分隔符。课件出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2.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注意:第一部分的“识”与第三部分的“识”读音不同。三、学习生字。1.师:刚才我们读通了课文,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生字,看看同学们是否还有读不正确的音。读会认字:课件出示:耻chǐ矣yǐ岂qǐ分组读,找同学读,教师相机纠音。预设:“耻”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第三声。2.学习会写字。课件出示:(1)找同学说一下易写错的字或者写这几个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预设:“岂”上部是“山”,下部是“己”,不是“已”,注意不要露头;“窥”是“穴”字头;“皆”上部“比”字应写得较大,下部“白”字写小一点。(2)学生在习字本上将每个生字写两遍,教师相机纠正。四、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学生读第一部分的三句读书名言。。课件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2.这三句话都出自《论语》,关于《论语》你了解多少呢?预设:《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课件出示:《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3.请小组同学借助注释,理解这三句话的意思。(1)指名学生翻译第一句话。生: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2)注意这里面“敏”和“耻”的意思。(敏:勤勉。耻:以……为耻。)(3)这句话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不耻下问),对,“不耻下问”便出自这句话。(4)指名学生翻译第二句话。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5)翻译这句话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字——“知”。这句话里面的最后一个“知”和前面的“知”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这个“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前面几个“知”的意思都是知道的意思)在相应的地方做好批注。(6)指名学生翻译第三句话。生: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7)这里的“默”是“默默”的意思,“识”在这里读“zhì”,是记住的意思,需要大家多加注意。“厌”是“讨厌”的意思吗?(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