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完整版)资料.do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与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为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体验,以展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多种形式和魅力。本学期我们学校围绕“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三大主题,结合校本课程、学校特色和地方资源确定研究课题,开展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活动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身的责任。3.形成从自己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三、具体工作及措施由于我校师资力量薄弱,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和校本课程教师。1.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2.注意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学校还要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人才资源库。3.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过程中要用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四、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中心的领导小组,在教导处、教研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该活动具体由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负责日常工作,各任课老师协同配合,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五、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必修课程,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一、二年级设置每周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3课时地方课和校本课程;三至六年级设置每周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2课时地方课和校本课程。六、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体验和经历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学期我校各年级结合学生实际和活动目标要求,制定如下活动内容:一、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1.找秋天2.劳动技术教育地方课和校本课程:C.1+M+ND.3461.写字(每周一课时)19.对数据库表添加新记录时,系统自动地为某一字段给定一个初始值,这个值称为该字段的_____。2.安全教育(每三周一课时)3.________是处理数据库存取和各种管理控制的软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中心枢纽。3.文明礼仪教育(每三周一课时)A.DOWHILE-ENDDOB.DOCASE-ENDCASE4.环境教育(每三周一课时)三至六年级:【答案】D综合实践活动:1.信息技术教育2.劳动技术教育14.建立表结构的SQL命令是________。地方课和校本课程:1.写字(每周一课时)A.RELEASEALLB.CLEARALLC.CLOSEALLD.CLEARMEMORY2.安全教育(每两周一课时)16.RSDA.DBF表中“婚否”字段为逻辑型,则显示所有已婚记录的命令为???????????。3.文明礼仪教育(每两周一课时)24.在SQL的SELECT查询时,使用________子句实现消除查询结果中的重复记录。4.环境教育(每两周一课时)INPUT"请输入n的值:"TON5.有关兴隆山文化的搜集与展示(每两周一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