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秋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2021年秋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一)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总体目标:(一)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并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发现。(二)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三)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热爱劳动的生活态度。三、活动理念。通过开展系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习研究技能,并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研究,有所发现、了解学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常识,服务社会。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四、实施策略:(包括课时安排、模式等,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自主和指导相结合的策略、打通课时策略等;模式如:确定主题→问题呈现→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展示→活动评价→活动延伸)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周一课时,一般单周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双周为研究性学习。实施方式为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方式。研究性学习一般通过:确定主题→问题呈现→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展示→活动评价→活动延伸)的模式进行。劳动技术主要依靠校本教材进行实施。五、课程的评价:1、评价的内容如。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对学生是否认真参加小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等方面进行的评价;活动过程中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对学生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小组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贡献等进行的评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客观的评价。2、评价的方式(如。作品展示与评比、研究报告等。)评价方式劳动技术教育一般采用作品展示与评比。研究性学习一般采用研究报告或倡议书、建议书的方式。六、机构建设:综合实践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李杰组员:(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等)王燕秀分管领导:张永亮综合实践教研组教研组长:王宝磊级部备课组长:王宝磊组员:(任课教师)王宝磊七、教研组主要工作安排:(根据学校实际,按月份以表格形式上报,如: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组织一次公开课、作品展示评比等活动。)2021年秋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二)一、情况分析本学期,随着学校班级的增多,科组团队老师也有所壮大,在保证整体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加入了5位新成员,不同学科背景的11位教师分别指导12个不同的班级。已经申报成功的省级和区级课题将在本学期进行开题,2个在研市级课题,1个区级小课题。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常态开展并向有效化道路迈进,潘国洪校长继续挂帅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并任教六年级及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尽管科组中多位老师实践经验较丰富,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新学期,我们继续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核心,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科组的特色和优势以及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扎实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和研究。二、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将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及《广州市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南,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致力于将本校地域文化资源以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融入综合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三、工作目标1、加强培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2、各班根据科组计划制定好班级活动主题、计划,立足常态,上好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3、做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以及立项课题的开题、小课题的结题工作,不断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效。4、加强科组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争取创建广州市优秀教研组以及迎接天河区巾帼文明岗的评估工作。5、整理优秀科研成果,积极申报广州市教学成果奖,并力争获奖。6、配合做好广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并争取立项。7、注重教学科研的探索和尝试,积极开展各项教育科研活动,立足新课程标准,以研促教,争取写出有质量的论文,并在全国第九届年会上获奖。四、专题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研究五、具体措施(一)加强指导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