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doc

八年级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2、短文两篇《陋室铭》基础:1.字音:德馨()鸿儒()苔痕()案牍()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1)有仙则名()有龙则灵()(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5)无案牍之劳形()()(6)何陋之有()3、《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的文学家。二、阅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A.白色的琴宝贵的书B.朴素的琴镀金的书C.经常使用的琴金黄色的经书D.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2.下列词语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个是()A.陋室B.德馨C.鸿儒D.何陋之有3.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下列句中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本文的中心句是:。6.用文中的词语填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7.按下面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2)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爱莲说》一、基础知识:1、字音:蕃()淤泥()濯()清涟()亵玩()予独爱()解释加点词:(1)濯清涟而不妖()()()(2)不蔓不枝()()亭亭净植()(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3、作者简介:《爱莲说》的作者是。他是北宋的家。著有《》《》等,世称。《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的文体。4、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A.谈笑有鸿儒(rú)无案牍之劳形(dú)B.花之隐逸者也(yì)惟吾德馨(xīng)C.可爱者甚蕃(fān)苔痕上阶绿(tái)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xiān)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5、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C.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D.台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6、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新鲜的,滋味美好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学问的人)7、下面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孔子云:“何陋之有?”D.无丝竹之乱耳二、课文探究: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事。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边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蕃(fán),多。B.濯(zhuó),洗涤。C.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D.鲜(xiān),少。2.下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德声远播。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3.下边是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牡丹的人多,而作者的知己少。”B,贪慕富贵的人多,而品德高尚的君子少。C.爱牡丹的人多,更说明牡丹的珍贵。D.作者借此讽刺追名逐利的世态。4.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答: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以上文字写莲的可爱形状是为了反映()A.作者敬重品德高尚之土,鄙视不学无术之徒的感情。B.作者对菊和牡丹的厌恶之情。C.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6、翻译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