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章是野外水文与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掌握流量与水位观测、水样采集、抽水与渗水试验、泉、水井、地表水调查的基本操作技术、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普查阶段宜为1:100000~1:50000;详查阶段宜为1:50000~1:25000;勘探阶段宜为1:10000或更大的比例尺。各种调查点的位置,可采用罗盘、GPS结合典型的地形地物确定,应准确地绘到底图上。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路线宜按下列要求布置:沿垂直岩层或岩浆岩体构造线走向;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沿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沿含水层带走向。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宜布置在下列地点: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体等。水文地质测绘每平方公里的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可按表3-1确定。同时进行地质和水文地质测绘时,表中地质观测点数应乘以2.5;复核性水文地质测绘时,观测点数为规定数的40%~50%。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采用小值,复杂时采用大值,条件中等时采用中间值。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可利用现有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判释与填图,减少野外工作量和提高图件的精度。表3-1水文地质观测点及观测路线要求地质观测点数/个·km-2水文地质观测点数观测路线长测绘比例尺松散层地区基岩地区/个·km-2/km.km-21:1000000.10~0.300.25~0.750.10~0.250.50~1.001:500000.30~0.600.75~2.000.20~0.601.00~2.001:250000.60~1.801.50~3.001.00~2.502.50~4.001:100001.80~3.603.00~8.002.50~7.504.00~6.001:50003.60~7.206.00~16.005.00~15.006.00~12.00当涌水量小于10L/s时,用三角堰;大于10L/s时,采用梯形堰或矩形堰测量(见图3-1)。测得堰口高度(h)及堰口宽度b(单位为cm),分别用下列公式计算:(1)三角堰:Q=0.014h3/2(2)梯形堰:Q=0.0186bh3/2(3)矩形堰:Q=0.018bh3/2b90hohhba.三角堰b.梯形堰c.矩形堰图3-1测量堰为了工作方便,以上几种堰都有专门换算表。测量时按下列要求去做:(1)在离泉出口处不少于l~2m的距离上进行测量;(2)当流量与流速很大时,让水流出一定距离进行测量;(3)堰板要放直(不要有前后、左右的歪扭);(4)水头高度标尺的零点和堰槛位于同一高度上,若用直尺或三角板测量水头高度,应将测尺的平面与水流方向平行。思考题:如不按上述要点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用水桶或其它容器,按时计量测出流量,常用于流量较小的泉或民井抽水。选择水流平稳的渠段,测定水深、流速,进而可求得流量。(1)测钟。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时,常用测钟。当测钟接触到地下水面时,发出嗡嗡声,此时测量测钟绳长,即为地下水位埋深。(2)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是目前常用的测量地下水位的工具,其优点是简便、准确、不受地下水位埋深的限制。但测量时必须测绳伸直,应反复试测,准确地找到水面位置。(3)其它仪器。野外测绘中采取水样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要从水面以下0.2~0.5m处取样;(2)在停滞的水体或水中采取水样,应将死水抽去后,采取新鲜水样;采取河水水祥,应在水流较缓的地段采取;(3)在取祥前应将已洗净的水样瓶用所取之水仔细冲洗2~3次;(4)取样时不宜把瓶装满,应留l~2cm空隙;(5)取好水样应立即密封,用纱布将瓶口缠好,然后再用蜡封住;(6)取特殊要求水样时应加稳定剂另取一瓶水样,如分析水中侵蚀性CO2的含量时,则应另取一瓶水样加入大理石粉。(1)选择新井或近期淘过的井,并尽量选择易透水的井壁结构;(2)井的卫生条件较好,附近没有污染源,并有良好的排水条件;(3)要测得准确的天然静止水位;(4)水位降深应大于0.50m,允许变化幅度2cm,水位和流量同时趋近稳定状态后延续时间不得小于2h;(5)绘制s-t,s'-t,Q-f曲线;(6)计算稳定涌水量及渗透系数。民井简易抽水一般适用于了解浅层含水层的富水性和透水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