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乘除运算中的误差分析前面我们提到过,“乘除运算”当中我们应该考虑“相对误差”,而这是我们误差分析最为重要的内容。那么,如果相乘或者相除的两个数分别发生一定程度的近似,它们的乘积或者商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首先先给出两个重要的结论:1.两个数相乘,那么这两个数的相对误差之和,近似为总体的相对误差;2.两个数相除,那么这两个数的相对误差之差,近似为总体的相对误差。我们先举两个相乘的例子:注:上面分析的所有误差指的都是“相对误差”,因为只有“相对误差”才能在乘除运算当中保持近似的加减关系。四、近似误差与选项差异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近似的计算会产生一定的误差,那么这种误差会不会对最后结果的判定产生影响呢?这就取决于近似误差(“近似误差”指的是数字近似后产生的相对误差,在与“选项差异”进行大小比较时,指其绝对值)与选项差异之间的相对关系了,通俗的讲就是:选项差别大,估算可大胆;选项差别小,估算需谨慎。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样一句定性的描述,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定量的结论。首先,我们对两个数字之间的“相对差异”进行一个定义:我们以两个数字当中较大的数字为真实值,较小的数字为估算值,这样计算得到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我们称之为这两个数字之间的“相对差异”。譬如“4”和“5”,我们以5为真实值,以4为估算值,得到的“相对误差”为“-20%”,那么我们就说“4和5之间的相对差异为20%”。再譬如说,9和12之间的相对差异为25%,15和18之间的相对差异为16.7%等等。然后,我们对“选项差异”进行一个定义:所谓“选项差异”,是指四个选项中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相对差异”的最小值。具体操作时,我们仅需要考虑相邻数字之间(是指大小相邻,非而位置相邻)的相对差异即可。我们看下面这样的选项设置:A.20B.24C.28D.32我们考虑相邻数字之间的相对差异:20与24之间的相对差异为16.7%,24与28之间的相对差异为14.3%,28与32之间的相对差异为12.5%。那么,这样设置下的“选项差异”就是12.5%。事实上,我们对选项差异的计算也只需要得到一个大致的值,并不一定需要计算得非常的精确。当我们知道了“选项差异”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近似计算中控制近似误差,使其不至于影响最后结果的判定。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例3]706.38÷24.75=?A.20.5B.24.5C.28.5D.32.5[答案]C[解析]我们大致估算,“选项差异”高于10%,那么在近似计算中产生1%左右(或以下)的误差不会影响到最后结果的判定:706.38÷24.75≈700÷25=28由“706.38”近似到“700”减小了1%左右,由“24.75”近似到“25”增加了1%左右,这样的近似不会影响到最后结果的判定,因为“选项差异”在10%以上。因此,我们选择离28最近的数字“28.5”,选择C。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近似估算若要不影响最后结果的判定,“近似误差”必须比“选项差异”要小,但具体要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大概给出下面这样的参考:选项差异÷近似误4倍以下4~9倍9~50倍50倍以上差估算建议不建议使注意控制误选择近似忽略误差用差值我们进行的乘除计算,一般是2~3个数字的计算,当“选项差异”不到“近似误差”的4倍时,多个数字的“近似误差”就很可能影响到最后结果的判定,这时候我们不建议使用这种精度的估算。当“选项差异”为“近似误差”的4~9倍时,我们一般会进行“有向误差分析”或者“误差抵消”以提高精度,后面我们将有专题进行讨论。当“选项差异”为“近似误差”的9~50倍时,选择离估算结果最近的值即可,正因如此,我们一般推荐大家将“近似误差”控制在选项差异的1/10左右(或以下),更高的精度计算一般是没有必要的。当“近似误差”不到“选项差异”的“1/50”时,我们得到的结果完全可以直接代表最终正确的答案。[例4]38716÷84397=?A.35.37%B.40.74%C.45.87%D.49.34%[答案]C[解析]初步估算,选项差异在在10%左右,我们可以对原数字进行1%左右(或以下)的近似:38716÷84397≈39000÷84000≈46%,选择最接近的值,即C。[例5]9.503×5.837=?A.50.44B.55.47C.59.98D.60.28[答案]B[解析]C和D之间的相对差异很小,但我们知道:9.503×5.837<10×6=60,所以D选项可以直接排除不予考虑。而A、B、C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