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报讨论国小教材分析整数的乘除运算.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书报讨论国小教材分析整数的乘除运算.ppt

书报讨论国小教材分析整数的乘除运算.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內容綱要一、數概念二、乘法與除法的數學結構三、教材分析四、教學應注意事項一、數概念(一)序列性合成運思期:將數個「1」合而為一,形成一個集聚單位(數個「1」所合成的一個集合體)一、數概念(二)累進性合成運思期:使用一個集聚單位為基礎,繼續合成新的「1」,而形成新的集聚單位。數詞關係:開始討論兩數的大小問題。分解或合成:使用「向上數」的策略解決合成問題,使用「向下數」的策略,解決分解問題。一、數概念(二)累進性合成運思期重複地製作異於「1」的等價集聚單位,理解「倍」的描述,並嘗試解決倍的問題。進行連續截取的活動,理解包含除問題的題意,並嘗試解決包含除問題。進行逐一分配的解題活動,理解等分除問題的題意,並嘗試解決等分除問題。使用「又一倍」的累加策略解決倍的問題。(三)部分—全體運思期:掌握「1」與以「1」為元素所合成的集聚單位間的部分—全體關係。數詞關係:使用「高階單位比較」的策略,解決兩數的大小問題。分解或合成:以「拾」、「1」為被計數單位的計數結果,分別進行合成或分解的活動,不混淆計數的意義。(四)測量運思期:以掌握「1」單位與集聚單位(例如「拾」)間的部份—全體關係為基礎,進而能掌握集聚單位(例如「拾」)與以其為元素所合成的另一個集聚單位(例如10個「拾」)間的部份—全體關係,故是掌握兩個層級的部份—全體關係。可以彈性地互換單位量與單位數的角色,而不影響對全體意義的掌握。可以掌握乘法對加法的左、右分配性質。(一)乘法結構整數乘法只安排至四年級,內容部份只安排至三位數乘以二位數的範圍。初次引入倍的活動,使用多步驟加法算式紀錄格式來反映解題過程。開始引入乘法算式紀錄格式後,採用多步驟乘法算式紀錄格式來反映解題過程。使用「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的幾倍」的算法策略。(二)除法結構整數除法只安排至四年級,內容部份只安排至除數是二位數,使用估商策略解題的除法算則延至五年級引入。使用「先算商數最多有幾幾個十,再算剩下的可以有幾個一」的方法,解決商數是二位數的等分除及包含除問題。(二)除法結構解題活動紀錄:(1)用多步驟減法算式記錄解題過程(2)用有除號的算式摘要記錄整個解題活動與結果,選擇「被除數÷除數=商數….餘數」為一般格式。往後的整數除法問題皆描述兩個待解的問題。做為整數除法算式填充題的標準格式。(3)用乘法及減法算式記錄解題過程。(一)乘法教材分析以「單位量轉換」的觀點引入乘法算式。同一種量的情境,可以選用不同的單位量來描述。乘法問題都可以視為單位量轉換的問題。乘法算式紀錄:「4個3合起來是12」→「3的4倍是12」→「3×4=12」(一)乘法教材分析乘法算則以單位的觀點可分四大類:(1)將被乘數與乘數都視為以「1」為計數單位。(2)將被乘數視為多單位的合成結果,將乘數視為以「1」為計數單位。(3)將被乘數視為以「1」為計數單位,將乘數視為多單位的合成結果。(4)將被乘數與乘數都視為多單位的合成結果。(二)除法教材分析包含除是新單位數未知的單位量轉換活動。等分除是新單位量未知的單位量轉換活動。透過「一輪一次分一個」方法的限制,將等分除問題視為包含除問題後,才引入除法算式。除數未知的包含除問題,清楚呈現總量與單位數,可視為商數未知的等分除問題。除數未知的等分除問題,清楚描述總量與單位量,可視為商數未知的包含除問題。(二)除法教材分析除法算則:(1)學童將被除數與除數都視為以「1」為計數單位,透過先乘後減的策略解題。(2)成人常透過等分除的問題情境,將被除數視為多單位的合成結果,而將除數視為以「1」為計數單位。(二)除法教材分析除法算則:82年課程標準分段目標低年級:瞭解乘法的意義,並應用乘法表解決問題。二年級教材綱要:二到九的基本乘法查乘法表寫出計算結果兩步驟的加、減、乘問題除法的預備經驗82年課程標準分段目標中年級:瞭解乘除法的意義並察覺其相互關係。瞭解多位整數加、減、乘、除的計算規則,並用以解決問題。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一)數與量N-1-4能透過累加活動連接倍的語言,理解乘法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簡單(積≦100)的整數倍問題(例如:單位數≦12,單位量≦15)N-1-5能用具體分的活動,理解除法意義並解決生活中有關除法的問題。N-3-2能嘗試理解乘、除的直式算則。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二)代數A-1-1能透過具體操作,解決來自生活情境問題中已列出的算式填充題。A-2-1能將生活情境中簡單問題表徵為含有△、□、甲、乙、?、…等的式子,並能解釋式子與原問題情境的關係。A-2-2能透過具體表徵,解決從生活情境問題中列出的算式填充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