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颈内动脉狭窄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疾病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在脑血管疾病中,61%的病人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引起脑梗死。而颈内动脉起始部及虹吸部是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由此引起的颈内动脉狭窄是目前脑血管病的常见原因。颈内动脉自甲状软骨上缘或平对第四颈椎高度起自颈总动脉,沿咽后壁上行至庐底,经颈动脉管入颅腔,通过海绵窦,于前穿质附近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应眼部、大脑半球前3/5血液。按行程可分四部:颈部、岩部、海绵窦部及大脑部,一般把大脑部与海绵窦部合称为颈内动脉虹吸部。颈内动脉狭窄可引起TIA、RIND、脑梗死,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狭窄发生卒中的危险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关,狭窄越严重,发生卒中的危险性越大。有症状颈内动脉狭窄比无症状的狭窄发生卒中的危险性更高,约为无症状狭窄的1.5倍。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多谱勒超声(CDUS)和血管造影(CTA、MRA或DSA)。形态学指标,即通过超声检查,测量内径减少的百分比或面积减少的百分比来计算。超声计算颈内动脉狭窄的方法一超声计算颈内动脉狭窄的方法一血液动力学指标,即应用多谱勒频谱测量动脉血流速度,根据速度与狭窄程度成正比来计算诊断标准(1)无血液动力学意义狭窄(0%-50%):收缩期峰血流速率<120cm/s;频窗存在。(2)中度狭窄(51%-7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舒张末期流速<40cm/s;频窗消失;颈内动脉收缩期峰速与颈总动脉之比小于2。(3)严重狭窄(71-90%):收缩期峰值流速>170cm/s;舒张末期流速>40cm/s;频窗消失;颈内动脉收缩期峰速与颈总动脉之比小于2。(4)极严重狭窄(91-99%):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s;舒张末期流速>100cm/s;频窗消失;颈内动脉收缩期峰速与颈总动脉之比小于4。DSA、MRA计算颈动脉狭窄方法有3种DSA、MRA计算颈动脉狭窄方法ECST法:(C-A)/C×100%NASCET法:(B-A)/B×100%CC法:(D-A)/D×100%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标准(NASCET)评价狭窄程度和分级经皮颈内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Percutaneous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定义1980年,Mullan等实施了第1例颈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实验证明效果并不理想,NACPTAR于1993年报道147例研究,术后狭窄率为37%,30天内发生中风、死亡率为9%,并且术后并发症、再狭窄率也较高。渐发展应用支架来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Dietrich等在1996年报道了110例狭窄>70有症状病人,应用支架术后死亡率为1.8%(2人),中风率为6.3%(7人)近年来,在CAS中应用保护技术,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随着CAS技术渐走向成熟,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CAS的优点PalmazWallstentSMART(shape-memory-alloy-recoverable-technology)Palmaz支架为球囊扩张式支架Wallstent、SMART为自膨式支架自膨式支架可以减少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接触,减少了栓子脱落的风险,故近来多应用自膨式支架。自膨式支架其他支架将药物通过一定的处理涂在金属支架上,当支架植入人体后药物持续高浓度释放,有效预防支架术后再狭窄,有良好的效果。带药方式有两种:物理包覆法和机械镶嵌法。携带药物可分为:血小板功能抑制剂:潘生丁、抵克力得等抗凝血药物:肝素、华发令、水蛭素等抗增生药物:紫杉醇、雷帕霉素等(效果良好)辅助支架置入术:先球囊扩张,满意后再放支架;基本支架置入术:先放置自膨式支架,扩张狭窄血管,如效果不理想再应用球囊扩张。保护装置的应用1、动物及临床实验已经证实了在放置支架的各个过程中均有微栓子释放,且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2、CEA术后发现30%~60%硬化斑块表面有血栓及质地脆弱的碎屑松散附着.保护装置类型Theron等首先采用球囊保护技术,将球囊送至狭窄远端的血管,在扩张血管和放置支架过程前,膨胀保护球囊,阻断颈内动脉血流和脱落的栓子通过,放置支架后,将脱落的碎屑冲入颈外动脉。球囊保护缺点滤器保护滤器保护优点使用滤器保护装置时的注意事项滤器保护装置的缺陷滤器保护装置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操作步骤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中操作术中操作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CAS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比较关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由美国、加拿大50个中心进行的NASCET(North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