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衔接44.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3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衔接44.doc

【精品】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历史衔接44.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1、课程目标的联系与区别(1)二者都强调三维目标(2)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专题性、综合性。初、高中课标能力要求对照初中课标的能力要求高中课标的能力要求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之外,主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力方面差别也较大,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更多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世界经济史部分知识对照初中知识与要求高中知识与要求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3.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世界经济史部分知识对照初中知识与要求高中知识与要求1.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3.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4.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课程结构、内容标准的联系与区别相同: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内容,在高中课程中大都进行了相应的链接与拓展。区别:(1)课程体系方面,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通史体例;?现有初中历史课程是与高中历史新课程相脱节一、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三)统一国家的建立(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八)科学技术(九)思想文化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高中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诸备也要求甚高。)必修一政治史模块必修二经济史模块必修三思想文化史模块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在课程内容方面: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高中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据统计,初中历史课标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共有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