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海啸.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球金融海啸.ppt

全球金融海啸.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言全球金融風暴之成因金融監理疏失與規範不足銀行風暴擴大演變成流動性危機全球資金竄流、抽身擴大金融市場波動與危機對本國及他國之影響對金融機構的影響對各企業的影響對個人的影響金融面指標股票市場外匯市場實質面指標投資在投資方面,尤其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企業為求自保,紛紛緊縮、延緩及暫停諸多重大投資計畫。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短期似乎難有起色。進出口全球經濟受到金融海嘯之影響,國際貿易成長趨緩,台灣進出口貿易也受到巨大衝擊。顯示未來外銷接單成長力道將持續趨緩,出口成績也不會好看。失業率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最近新聞媒體紛紛傳出工廠倒閉、企業裁員的聲浪。一向屬於落後指標的失業率創下歷年最大漲幅,勞動市場快速惡化程度為史上首見。從金融面大幅擴散至實質面,當前政府仍應持續研擬更為有效的「促進就業方案」,針對大舉攀高的失業族群提供就業機會;同時積極擴大公共支出,持續推動愛台12項建設等擴大內需方案。他國※美國篇他國※歐洲篇英國:「能做的都做了」英國的救援計劃顯得棋高一籌—政府撥出500億英鎊,採取直接注資而非購買不良資產的方式救助金融機構。這種模式隨後成為工業化國家爭相效仿的對象。注資附帶一系列條件,包括被救助銀行承諾貨款規模、儘量避免購房者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等。政府還與這些銀行在股息政策上有所約定,並對新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的任命有發言權。※亞洲篇日本:經濟比金融更冷印度:在夾縫中恐怖襲擊與經濟危機使「大象之國」腹背受敵2008年11月26日,恐怖分子對印度金融首都孟買的襲擊,對於印度經濟來說,壞得不能再壞了。使孟買喪失了其作為一個安全的旅遊城市及投資中心的口碑。孟買證券交易所緊鄰襲擊發生的飯店。多家跨國公司在印度的總部也都位於飯店附近。解決方案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其他拯救措施各國的主要因應對策德國德國因應金融海嘯的對策主要包括提供五千億歐元的金融援助計畫,以及經由政府提出振興經濟方案,誘導企業投資,並減少失業率。日本日本政府不顧自身公債發行赤字居高不下﹐在數次的振興景氣對策中﹐均以擴大公共投資﹑減稅﹑發行公債融通等方式為主﹐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為高達16.6兆日圓的振興景氣對策﹐內容包括7.7兆日圓的社會資本整備支出﹐範圍涵蓋環境﹑新能源﹑資訊及科技﹑物流效率﹑福祉﹑醫療及教育等層面中國在這次的金融風暴中,中國是受害相對較小的國家,主要因中國的金融機構及企業財務槓桿較低、人民的儲蓄意願較高、外匯存底的快速累積,加上資本帳戶管理的相對嚴謹,以及中國的金融是以傳統的商業為主,缺少證券化市場,受全球金融債券的連動影響亦較低,使得其因金融海嘯事件所受到的衝擊較小。全球金融海嘯的教訓和啟示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有一句名言:「中國是一切例外的例外。」他講這話的時候,國家之間還比較封閉,歐洲人對中國的了解非常有限,往往憑借傳說和想象,因此容易誇大差異。而今,全球化將整個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全球差異相對縮小的情況下,我們更要清醒地認識到各個國家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問題也因而不同,理解危機和借鑒教訓的出發點或側重點很可能也不那麼一樣。金融危機給我們很多啟示啟發之二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金融在經濟中的地位是變化的,在最發達的經濟體中,金融的作用呈相對弱化的特征。與中國以要素投入和技術追蹤模仿來驅動經濟增長不同,美國主要靠科技文化的創新來推動經濟增長,要素投入的貢獻趨于下降,因此金融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不同于從前。值得指出的是,中國和美國處在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美國的問題是金融創新過度,而中國的問題則是金融欠缺和創新不足。有人認為美國的收入分配差距太大。這種說法固然有其道理,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福利社會的總體水平與歐洲相比一點都不差,政府對收入和利益分配的干預甚至更強。中國的情況和美國很不相同,在中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力量還比較弱,政府調控也存有缺陷,無論是制度保障還是公共服務都是如此。美國的教訓並不適用于中國,中國面對的突出矛盾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還不到位,市場扭曲廣泛存在。無論怎樣發達的國家,其經濟都會不斷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甚至會非常嚴重,但是市場發展總的趨勢是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美國市場監管存有嚴重缺陷,創新產品的風險和約束不對稱,場外交易不受監管,這些都是明顯的紕漏。但美國的市場總體成熟度比我們高得多,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還有很多好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結論又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於2009年1月所公佈的「2009年全球危機報告」(GlobalRisks2009),金融海嘯之後,接踵而來的是財政危機。各國政府若只考量眼前的問題,採取短視的做法,將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