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模板11篇)在学习过程中,总结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重要手段,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阅读前可以先预览全文,掌握大致内容和结构。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总结范文,或许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一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2、了解按游览路线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3、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5、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的'奇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资料、丰富课外知识,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初步了解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孔隙”和“内洞”是全文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读中感悟,了解到“孔隙”和“内洞”景观特点。【教学用具、学具准备】。石钟乳、石笋图片数张,维美光盘。【板书设计】。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二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本课时一篇游记,学生对这样的文章比较熟悉,游览的顺序明线清楚,暗线溪水,需要指导学生慢慢体会。指导学生学习教学重点:。1.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问,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学习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4.1第一课时。4.1.1新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里旅游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个和旅游景点有关的抢答游戏!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图片中的景点名称以及所在地。出示双龙洞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板书课题。初读课文。1.为什么这个溶洞叫“双龙洞”?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段。举手解答双龙洞名字的由来,并出示双龙洞图片。3.简介溶洞形成原因。4.解读课题中的“记”字,引出游记,分析游记特点。三、再读课文理清游览顺序。1.快准浏览课文,找出能体现2.教师黑板画游览路线画,指名学生补充完整。3.举手串连文章经过。4.分解文章主次。四、精读课文。1.理解“孔隙”2.精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孔隙小的词句,分析3.和同位挨坐在一起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听老师做导游讲解,体验过孔隙的感受。4.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五、布置作业。1.课下读课文,找一找外洞和内洞的特点,寻找隐藏在文中的一条暗线。2.用多种方式突显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习作小片断(教师提供图片)。17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三一、板题导入(3分)。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一起到浙江金华去游玩,课题是——(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2.简要回忆学过的游记,知道游记一般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驯顺写的(移步换景),如:颐和园。3.交流收集的有关双龙洞的资料。二、交流自主学习情况,扫清字词障碍(9分)。1.学生交流自主学习反映出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1)难读:突兀森郁、孔隙、臀部等。(2)难写:簇等。(3)易错:额、蜿蜒。2.课件出示读记。浙江油桐一簇臀部稍微额头。擦破蜿蜒石钟乳依据源头浓淡。突兀森郁变化多端。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意图】此环节是为了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学而教。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顺序。(15分)。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自读印象从课文内容、表达情感方面随意说。)。2.再读课文,按照游览顺序画出游览线路图,简要概括出景物的特点。(1)教师引导。教师读第1段,第2段首句,提炼出游览顺序的关键词——金华—罗店—入山。教师边读课文2、3段边指导学生把握句意,体会过渡句的重要作用——“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2)小组合作,完成游览示意图,画出过渡句。形式:1人读,其他听读,关键处停下来画词句,完成线路图。交流、展示。(方法指导:检查完善,不遗漏;过渡句的提醒)。【意图】此环节是考虑到了文本的特点(游记类文章),根据文本的特点选取了教学的价值。为单元的习作“我们的校园”做好铺垫。三、默读课文,概括景物特点(10分)。1.默读4—7自然段,批注出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2.交流:洞口:宽。外洞:大、高。孔隙:小、矮、窄。内洞:黑、奇、大。【意图】此环节是为了真正让学生掌握概括景物特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