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为了改变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多学少,讲多练少,高耗低效的现状,我校提出了“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突出过程方法、突出合作探究、突出面向全体、突出思维训练。走进课堂,无论什么样的课,教师或多或少都会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理性地观察和分析课堂,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合作”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学校经讨论就“如何进行合作交流”达成以下共识: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包含五个环节:(1)建立小组,责任到人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必须分好小组。分组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学习成绩要统筹搭配,使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做到好、中、差合理搭配,同时也要考虑学生个性质量的差异,对每一个成员做出具体明确的分工要求,使每一个成员都能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2)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在进行合作交流之前,教师应在备教材、备学生,根据学情实施自主学习思维活动的需要,分析教材知识,提出相应的系列问题,不同的问题要环环相扣。(3)自主活动,组内交流学生有了学习目标后,围绕系列问题通过自学教材,作练习,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每个学生基本上完成了对教师布置的系列问题的探索思考后,各自都有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解决的方案、学习的收获。这时应及时开展组内的交流,各小组内的组长主持,各成员相互向其它成员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寻找过程,如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共同研究,达成共识,然后准备在全班做交流发言。任何学习形式都离不开独立的学习,合作交流更离不开合作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独立学习,否则组内之间无法进行交流,必然出现优等生垄断等事情。(4)全班交流,全员合作全班交流是合作交流的学习的重要一环,是在各合作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通常的形式是各小组选定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本组的交流结果,其它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以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纠正学习中带有普遍性的错误认识,同时通过交流还能促使每一个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5)当堂检测,优化结构课堂上教师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去做,之后在本小组内通过交流解决。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随时地从各个小组中抽去少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检查即可。教师在巡视观察抽查等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在交流中所反映出来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应在全班加以强调,及时矫正。同时还要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作“画龙点睛”似的总结。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的新理念。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确实把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学生的学上,而不是教师的教上。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利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首先要选择好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切入点。结合教材确定合作学习内容,既注意有一定基础性,又要有不同的层次性,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的主动思考,在学生有疑问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获得启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引导合作。让他们既准确又迅速的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另外,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需要交流共享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从中受到启发,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其次教师积极参与,掌握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控。教师的新角色,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交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榜样作用。教师应参加到学生的学习讨论中去,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向,教师既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合作学习的意义愈显重要,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选择,要因学习进程与内容需要灵活安排,没有必要每节课都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