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导语]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篇一设计理念:读赏结合,引导学生品味西湖“绿”的丰富多彩,通过读读、划划、想想、画画、说说等活动研读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写法,领略西湖的美丽。设计特色:以“导游写解说词”为手段,通过准备和表述导游解说词等语文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了解西湖“绿”的特点,感受西湖的魅力。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研读全文,了解课文顺序,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西湖的美丽。教学重点:第一课时:学字词,理层次,读通课文。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西湖的“绿”,体会作者怎样抓,学以致用。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启发学生学会本课大部分生字,学习部分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理清层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杭州西湖吗?对西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学生互相交流有关西湖的资料信息)2.愿意作为一名导游带领大家去西湖游玩一番吗?那就让我们为导游准备一份解说词,让我们去看看这人间天堂——美丽的西湖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课件展示,整体感知。过渡: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多少人说过写过,你愿意更胜一筹吗?1.师生共赏西湖美景。(课件展示初夏西湖录像片段)2.交流感受,初步感知西湖的“绿”。(请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所看到的西湖美景,同时在课题中“绿”的下面板书▲)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过渡:为了能把导游的解说词写得更完美,只凭感觉不行,我们要认真研究手中的课文资料。1.教师范读,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西湖的“绿”)2.明确学习任务:自由大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工具书反复读读记记3.学生按自然段读文,检查预习情况。4.交流字词学习情况。(1)请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课件出示生字新词)(2)强调形声字的识记方法。(重点教学“隐”“径”“缝”“旷”“职”“港”等字)(3)强调“幽”字的笔顺。幽: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4)“参”是多音字。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ci}不齐)(5)重点词解析蜿(wān)蜒(yán):蛇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延伸。苍翠: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鲜嫩:新鲜,娇嫩。心旷神怡:旷:空阔,开朗。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幽静:沉静而安闲。布局:做出安排。蓬勃:茂盛,旺盛。漫步:随意的,漫不经心的散步。很悠闲。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课件出示要求:读通全文,做到读准字音,不漏不添字,不断不破句)2.交流检查通读情况。(指名读喜欢的段落,师生穿插评议)3.快速读文,理清层次。(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西湖的“绿”?(观景顺序)(2)每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雨中灵隐的“绿”第二自然段:苏堤的“绿”第三自然段:花港观鱼的“绿”第四自然段:整体印象五、抓重点,延伸下文。过渡:几遍读文,让我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西湖的的确确是“绿意扑眼而来”,因而一个什么字就能概括西湖的特点?(“绿”)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用了近20个“绿”字酣畅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下节课让我们继续研读、准备,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以导游最终拿出一份完美的解说词为契机,深入研读探究课文,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入情入镜地感悟西湖的`美丽。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回顾全文。1.齐读课题2.学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在课题“绿”字下面板书“▲”,同时板书“观景顺序”)二、抓住“绿”,整体感知。过渡:那就让我们这些导游们以“绿”为突破口,先走进“绿”的世界吧!1.课件呈现一片“绿”的广阔天地。(1)老舍《草原》(2)刘国林《可爱的草塘》2.但西湖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丰富多彩,柔情万分,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充分朗读,尽情想象,感受“绿”意)三、突破“绿”,研读全文。过渡:那么“绿”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作者怎样抓“绿”的?作为导游一定要突破呦!1.课文着重描写了哪几处“绿”?(灵隐——苏堤——花港观鱼)2.移情入文,激趣质疑。(1)仔细读文,看你能发现多少含有“绿”或表示“绿”的词语。(2)小组交流,然后汇报,谈感受。(点拨:“心旷神怡”、“莽莽苍苍”等词语的意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