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UIP.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UIP.ppt

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UIP.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匯率的報價有二種。第一種為直接報價(directquotation),又稱價格報價法(pricequotation),此係一單位外國貨幣折合若干本國貨幣所表示的匯率報價法。第二種為間接報價(indirectquotation),又稱數量報價(volumequotation),係以一單位本國貨幣折合若干外國貨幣所表示的匯率報價。二、匯率升值率、貶值率的計算1999年1月1日,歐元誕生,各國可同時使用歐元及本國貨幣(在2002年1月1日,不許使用本國貨幣),由於歐元使人充滿希望,故歐元幣值上升,正巧當時日圓也緩緩升值,由120元下降至115元,故一個可能的三合一有可能誕生,即1歐元=1美元=100日圓,但不超過一週,歐元成為0.95元,而日圓也貶值到118元,三合一破滅。請問歐元是直接報價,還是間接報價?你能辨識多少國家外匯名稱?Ringgit(零吉特)upiah(盾)Baht(銖)Won(圜)Krone(克郎)Guilder(基爾德)Peseta(貝賽塔)Lira(里拉)答:馬來西亞、印尼、泰國、韓國、北歐三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Peso,Peseta,Lira,Pound均是重量名稱,此乃因為古代商人是由重量決定其幣值,如三兩銀子。第一節外匯市場名詞解釋四、交易日與交割日「即期匯率」交割日是第二個營業日(再想一下股市是不是也是這樣?),一般記為t+2,表示交易後的第2個營業日,如果週六放假,則延到下一週一,說明如下。一件商品只應有一個價格,這稱為「一物一價」(lawofoneprice,LOOP)。即使這物品分別在2地出售,當排除運輸成本,且假設這物品可自由輸出入,這LOOP也應成立。將這「一物一價」觀念擴張到「物價指數」,而不再是單一商品,就成為「購買力平價學說」(purchasingpowerparity,PPP)的基礎。一、一物一價如果用一物一價的觀念來衡量匯率,由表11-2可知,在2002年1.以汽車衡量:在台灣用120元買一輛汽車,在美國買只要4美元,則匯率應多少,才會使一物一價成立?答案是匯率必須是1:30(1美元=30元新台幣),才使二國的汽車物價相同,即120元=EX2002×4,故EX2002=30。2.以稻米衡量:匯率必須是1:40(即1美元=40元新台幣),才使二國的稻米相同,即240元=EX2002×6,EX2002=40元。表11-2一物一價故一物一價指的是或式中故用不同二物品在2地的價格,衡量匯率標準,會受到「生產力」的影響,而得出不同結果。二、絕對購買力平價學說如果用二種或多種產品來評估理論的匯率,會因生產力不同,而得到不同匯率,故也許可用「加權物價水準」來衡量,絕對購買力平價學說(AbsolutePPP)是先計算二國的加權一般物價水準,再進行匯率衡量,然後須注意的是這水準不是「物價指數」(物價指數必須與基期比較),而只是加權物價水準。第二節長期匯率的決定:購買力平價說絕對PPP有2個缺點:1.它假設二國物價指數的「商品內容」完全相同,但在實務上,這條件幾乎不可能成立。2.許多國家都公佈「物價指數」,但沒有公佈「加權物價水準」,如果我們仍用物價指數計算購買力平價學說,在此可能會有下列缺點:即用物價指數表示某一年是基期,如果A國的基期是1985,B國的基期是1995,則即使物價水準相同,但物價指數會不一定相同。第二節長期匯率的決定:購買力平價說由於央行在新台幣外匯市場有主導力量,故了解央行的匯率的態度是預測匯率的重要方法之一。ShenandChen(2002)曾用一個稱為MarkovSwithingModel方法分析出央行對匯率的干預態度是減緩升值的速度,放任貶值的速度。他們發現升值與貶值分別來自2個不同族群,並可以用統計區分。A.在貶值區,均數=2.15,如果今日為貶值,明日仍為貶值的機率為0.65,這表示貶值有一跳升(Jump)的行為,他們將此稱之為「let-it-go」政策。B.在升值區,均數=-0.41,如果今日為升值,明日仍會升值的機率為0.98,這表示升值緩慢稱之為「slow-down」政策。試想新台幣在1986年年底,共升了3年才達到定位,故升值真的非常緩慢,但1997年10月17日及2001年5月28日,匯率可在1天之內貶1元,故阻升不阻貶,可說是央行的一大特色。他們為更進一步確認這行為,使用網路搜尋系統查下列2個詞組:「阻升」及「阻貶」,想看看一般報紙如何報導這件事,他們發現「阻升」二個字一共出現198次,但「阻貶」只出現2次,這2次令人好奇,再深入查看該2次阻貶的內容,竟然是「央行『不』阻貶..」,可見央行只有阻升沒有阻貶,也就是央行阻升放任貶的做法非常明顯。他們認為下列二個原因可解釋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