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工艺规程.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9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UT工艺规程.doc

UT工艺规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绍兴市力博锅炉制造有限公司二00六年一月一.范围:本规程适用与本公司制造、安装、维修的所有锅炉压力容器中原材料和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检测。原材料包括钢板、锻件等。用于制作焊接接头的材料包括碳素钢、不锈钢、低合金钢。焊接方法为手工焊、埋弧自动焊、氩弧焊等。检测仪器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缺陷。二.术语和定义超声标准试块:JB/T4730-2005.3规定的用于超声仪器探头系统性能校准和检测校准的试块。三.一般要求:1.检测人员资格证需经省考委会考试合格后取得。Ⅰ级人员从事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Ⅱ级人员编制检测工艺卡能进行独立操作,整理资料,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报告。2.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3.探伤仪检测设备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4.探头:直探头采用一般∮20mm、∮10mm晶片面积不大于500m2。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应不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双峰。5.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仪器和直探头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直探头的远场分辨率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率应不小于6dB。四.超声检测一般方法1.检测前准备本公司制造、安装、维修的所有锅炉压力容器中原材料和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检测中,检测时机及抽检率应按锅规容规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所确定的检测面应保证工件被检部分能得到充分检查。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经外观检验合格。根据本公司检验科下达的无损检测委托单核实被检工件的检测时机、材料厚度、焊缝长度、检测比例、合格标准、合格级别等有关要求。了解实际检测条件和表面状况。对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等都应予以清除,其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6.3um。2.具体操作:扫查时为保证声束能扫查到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探头的扫查速度应不超过150mm/s。扫查灵敏度应不低于基准灵敏度。藕合剂采用机油,甘油或浆糊。藕合补偿一般为4dB。3.系统校准和复核:系统校准应在标准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探头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反射面,以获得稳定和最大的反射信号。每隔3个月至少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测定。新探头使用前应进行前沿距离、K值、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率等主要参数的测定。4.仪器—斜探头系统,使用前测定前沿距离、K值和主声束偏离,调节或复核扫描量程和扫查灵敏度。使用仪器—直探头系统,检测前应测定始脉冲宽度、灵敏度余量和分辨率,调节或复核扫描量程和扫查灵敏度。五.检测过程中如有下列情况发生应对系统进行复核:1.校准后的探头藕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2.检测人员怀疑扫描量程或灵敏度有变化时。3.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4.工作结束时。5.检测结束前仪器和探头系统的复核:5.1.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描量程进行复核。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线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重新调整,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2.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查灵敏度进行进行复核。一般对距离-波幅曲线的校核应不少于3点。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如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6.校准复核和对仪器进行线性检测时,任何影响仪器线性的控制器读应放在“关”的位置或处于最低水平上。六.试块本公司采用的标准试块主要有CSI,CSK-IA,CSK-IIIA等。七.钢板超声检测7.1.板厚在6~20mm之间的碳素钢,低合金钢采用双晶直探头,探头频率5MHZ,晶片面积不小于150m2。用CBI标准试块校准灵敏度。7.2.板厚在20mm以上采用∮20的单晶直探头。当板厚不小于探头的3倍近场区时,取钢板完好部位的第一次波来校准灵敏度。7.3.选钢板的任一轧制面进行检测,藕合方式为直接接触法。扫查方式为探头垂直于钢板压延方向,间距不大于100mm的平行扫查。在钢板预定坡口线两侧各50mm内应作100%扫查。7.4.测定与记录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即作为缺陷:1.缺陷第一次反射波F1波高大于或等于满刻度的50%,即F1≥50%。2.当底面第一次反射波B1波高未达到满刻度,此时缺陷第一次反射波F1波高与第一次反射波B1波高之比大于或等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