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位综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2.全面建成小康目标(1)时间:到2020年。(2)特点:惠及十几亿人口的_________的小康。(3)目标①_______基本实现、___________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______。②人民__________普遍提高、__________明显改善、__________良好。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__________和精神追求。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______而又安定团结。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______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2.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途径(1)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2)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做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重要目标。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加强制度建设,确保人民当家作主。(4)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我国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中部为93.18%,东部为97.86%。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C.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D.温饱社会步骤1:审题干步骤2:析选项解析:A不合题意,“低水平”指的是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000多美元;B不合题意,“不全面”是指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政治、文化、社会环境有待提高;C正确,东中西“数字差距”表明小康社会的不平衡性,表明地区之间存在差距;D说法错误,温饱社会这一目标已实现。答案: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进程的特点(1)长期性: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2)不平衡性:小康社会的建成进程是一种________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具体内容【误区警示】误区1:提高生态文明程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评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误区2:注重社会效益必然会降低经济效益。评析:社会效益的提升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效益的提高。2013年广东省茂名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正在启动建设南中国海美丽的滨海之城的宏伟工程,奋力将全国闻名的南方油城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幸福和谐的海韵绿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①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②促进区域发展的协调性③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④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步骤1:审题干步骤2:析选项解析:①不合题意,生态文明建设与居民收入水平无关;②不合题意,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区域差距缩小,与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必然联系;③正确,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从而节约能源资源;④正确,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注重经济发展中社会效益的维护。答案:B1.教材P87(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这个民族乡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提示】新疆这个民族乡在收入状况、生活水平、交通条件、通讯设施、业余生活等方面均发生很大变化。总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2)请查找资料,探究新疆这个民族乡发生巨变的原因。【提示】主要原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等。2.教材P88(1)算一算:如果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应该增长多少?【提示】设年均增长x%,则(1+x%)10=2,故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约7.2%。(2)查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资料,分析实现翻番目标的可行性。【提示】资料: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倍,年均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52倍和0.97倍,年均分别增长9.66%和7.04%。而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只要比2010年增长一倍,年均增长7.2%就可实现目标。可行性: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集中力量,一定能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