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故事课件下雨的时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多元智能发展课程》第三单元《奇妙大自然》中的第二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故事《下雨的时候》。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下雨天的特点,感知雨天的乐趣。二、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下雨天的基本特点。2.学会倾听、表达,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内容,用语言表达雨天的特点。教学重点:倾听故事,感受雨天的乐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录音机、雨伞、雨衣等。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雨伞、雨衣,引导幼儿回忆下雨天的情景,讨论下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2.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教师边播放边讲解,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3.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角色在雨天都做了哪些事情,讨论如何保护自己不被雨淋湿。4.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如:“故事中谁喜欢下雨天?为什么?”“你在下雨天都做了哪些事情?”5.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下雨天的趣事,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6.创意绘画(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水彩笔等,引导幼儿画出下雨天的场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六、板书设计1.《下雨的时候》2.内容:故事角色:小兔子、小鸭子、小松鼠等雨天的特点:湿滑、凉快、有趣等雨天的防护:雨伞、雨衣、雨靴等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下雨天场景,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2.答案示例:画面中有雨滴、雨伞、雨衣、小动物等元素,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讨论、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雨天的特点和乐趣,达到了教学目标。2.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下雨天带幼儿外出体验,观察雨天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和难点解析1.实践情景引入2.例题讲解3.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内容,用语言表达雨天的特点4.作业设计5.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通过出示雨伞、雨衣等物品,引导幼儿回忆下雨天的情景。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补充说明:1.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雨具,如色彩鲜艳的雨伞、雨衣,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下雨天的场景,如“记得上次下雨的时候,我们穿着雨衣、雨靴,打着雨伞,在雨中玩耍,非常开心。”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在下雨天的趣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二、例题讲解在例题讲解环节,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角色在雨天都做了哪些事情。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补充说明:1.教师应选择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小动物们在雨中玩耍、避雨等情景。2.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图片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角色和情节。3.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如“故事中的小兔子在下雨天穿了雨衣,小鸭子在雨中游泳。”三、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内容,用语言表达雨天的特点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补充说明:1.教师在讲故事时,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使故事更具吸引力。2.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3.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雨天的特点,如“湿滑、凉快、有趣”等。四、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环节要求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下雨天场景,并分享给家人和朋友。补充说明:1.教师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绘画作品。2.家长参与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3.教师在下一节课可以组织“分享会”,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增进彼此的了解。五、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补充说明:1.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幼儿表现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2.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下雨天带幼儿外出体验,观察雨天的自然现象,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3.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制作雨滴模型、学习雨天的安全知识等,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故事时,注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