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床听力康复技术Lecture7听性脑干植入技术1.概述及历史2.掌握中耳听觉刺激装置植入技术基本原理3.掌握中耳听觉刺激装置植入技术的适应症4.了解中耳听觉刺激装置植入技术的手术及效果评价1.理解听觉中枢传导通路2.了解听性脑干植入的发展史3.掌握听性脑干植入的适应症4.学会听性脑干植入装置的方法5.掌握ABI植入的手术方法、并发症6.学会观察ABI的临床效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dDHSFwW1s目前,仅凭手术是不可能将各电极放置在其频率特异性的位置上,故术后音调匹配在分频调试中尤为重要。另外,Choi等提出相较于人工耳蜗的动态范围,随着时间处理(timeprocessing)增大,ABI的动态范围相对恒定。对于术后调试的步骤,Vincent提出术后6~8周进行第一次调试,目的是取消没有听神经反应的电极刺激;接下来调试电极,目的是音调匹配听神经反应。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人工听觉植入公司研制属于ABI的特别言语处理策略。House研究所报道[5]约85%的ABI植入者表示能够感知声音;Sanna等[9]关于ABI的文献综述显示,NF2患者植入ABI的效果并没有随着植入者数量增加和临床经验积累而提高,反而比人工耳蜗植入显示出更多的多变性。虽然文献指出不可预估ABI的康复效果,但在使用ABI的情况下,结合唇读可以为NF2患者提供一定的交流需求[9]。开放式言语识别测试是常见的评估ABI效果的方法之一,Matthies等[10]用其评估了16例成功激活ABI的NF2植入者的效果,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仅靠听觉的词语识别率平均值为89%,24个月后开放式言语识别率平均值为41%,短期听觉词语识别能力可以预示长期开放式言语识别能力,从而印证了开放式言语识别测试可以运用于NF2患者AB1植入术后的效果评估[10]。自从30年前House研究所第一次实施成人NF2患者ABI植入以来,ABI的发展并没有像人工耳蜗发展的那么迅速,主要原因在于其效果的多变性,但可以肯定的是NF2患者植入ABI能够获得一定的听觉感知和唇读加强。尽管目前ABI植入效果不及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理想,但根据目前的研究,ABI植入仍有发展前景,优化电极和处理策略将会是未来提高ABI植入效果的研究方向。单耳电极放置在耳蜗核的ABI已通过美国FDA的认证,可作为一项医疗设备使用于12岁以上的双侧听神经瘤切除后的NF2患者,但ABI在幼儿中使用和在非NF2患者中的使用以及其他应用还均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谢谢观赏Lecture8调频助听系统1.理解听觉中枢传导通路2.了解听性脑干植入的发展史3.掌握听性脑干植入的适应症4.学会听性脑干植入装置的方法5.掌握ABI植入的手术方法、并发症6.学会观察ABI的临床效果1.噪声及环境声学2.掌握听辅技术分类3.了解听辅技术的使用群体4.学会听辅技术的应用噪声噪声噪声噪声听觉辅助技术(hearingassistancetechnology,HAT)主要功能是提高助听装置的信噪比,改善听障者在特殊环境中的交流能力。包括无线调频系统、感应线圈系统、红外线系统、声场放大系统。也称FM系统,是一种通过调频技术无线传送语音信号的HAT。说话者的语音由其佩戴的麦克风拾取,通过发射器将其转变为无线调频电波发送,由接收器接收并传入使用者耳内,可远距离传递。感应线圈系统(IL)也称音频感应线圈(AFILs),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传送语音信号的HAT。说话者的语音由其佩戴的麦克风拾取,通过围绕在特定空间(通常是一个房间、一栋建筑物或使用者的颈部)内的线圈转变为磁信号发送,由助听装置中T档拾音线圈接收并传入使用者耳内,可降低背景噪声的干扰,提高言语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