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3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最新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3大一统的汉朝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法指导经过预习和课前交流请先生说出存在的困惑和疑问。2、结合本课的课件,经过三段史料,使先生接触几段简短易懂的古文史料,帮助先生读懂并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加深对有关课文的理解。3、经过图示小结及表格方式,指点先生梳理知识。课前预习并做好知识梳理背景:西汉初年,_____萧条,国家贫困文景之治统治者汲取________教训大一统的汉朝措施:轻徭薄赋,注重发展______消费,奖励耕作。倡导______,并以身作则注重“_________________”客观:“_________”,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大一统缘由主观:_______雄才大略,擅长用人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思想:“____________”设______、推行______教育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分歧铸造五铢钱。军事:大规模反击匈奴对外: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题合作与考虑(一)、课题导入复习:秦朝灭亡的次要缘由是甚么?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定都哪里?(二)课题合作与考虑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情势?面对这类情况,西汉的统治者采取了甚么样的措施?出现了一种甚么局面?2、浏览材料: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第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观点?(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甚么措施?(4)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有甚么共同的目的?三、课后巩固练习:1、“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平淮书》中的这段记载,为我们描述的是哪位皇帝统治初期的社会景象()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景帝2、西汉前期在位的皇帝,他们统治的前后按次是()①汉武帝②汉景帝③汉高祖④汉文帝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③①3、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A、秦朝B、汉朝C、唐代D、清朝4、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次要教材是()A、儒家经典B、道家经典C、法家著作D、墨家著作5、以下帝王中,与汉武帝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B、汉景帝C、秦始皇D、光武帝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彩,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次要的功绩是()A、创立中央集权B、结束割据,完成国家分歧C、安定大一统局面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7、人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其次要缘由是()A、推行郡县制B、对儒学的态度相反C、修筑长城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帝国8、中国历史上不断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保护国家分歧方面都做很多的尝试。浏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逐一《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材料一图示反映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他为巩固统治在思想上采取了甚么措施?(2分)(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学说产生了甚么影响?(2分)(3)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虽然不同,但相反目的是甚么?(1分)(4)概括指出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1分)拓展练习:汉武帝大一统措施作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对外课后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