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形象.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ppt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形象一、考查方向什么是诗歌的形象?二、题目类型(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2)具体分析诗句中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1.思亲怀友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3.怀才不遇、壮志难酬4.献身边塞;反对征伐5.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6.豪放洒脱二、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粤秀峰晚望(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艭(shuāng)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漫成一首(杜甫)(1999)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写景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分析三、四句中作者是如何营造意境的?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结合两诗意象的不同特点,分析两诗各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王勃《山中》: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一片凄凉之景,表现了诗人羁旅之悲,思乡之苦。王维《山中》:溪流婉转,红叶鲜明,翠色浓郁,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喜爱之情。三、鉴赏诗歌的物象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陈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①似妇人。[注]留侯:汉代张良,功高位重,但却屏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女子的外貌。这两首诗都抓住了梅花的什么特征进行歌咏?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