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5M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章 第1单元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ppt

第三章第1单元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纲下载理知识[思维启动]如图3-1-1所示,为汽车在前进过程中车内乘客发生倾斜的情景,则图(1)说明汽车正在向前________行驶,图(2)说明汽车正在向前图3-1-1________行驶,其中大人和其用手拉着的小孩中________的惯性大些。提示:图(1)说明汽车正在向前减速行驶,而图(2)说明汽车正在向前加速行驶,大人比小孩的惯性大些。(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C错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A错误,D正确。答案:D[思维启动]如图3-1-2所示,物体A静止于光滑斜面上的挡板处,试分析物体A的受力情况,找出各个力的反作用力及图3-1-2平衡力。提示:物体A共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挡板的弹力三个力作用。重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其平衡力为斜面支持力与挡板弹力的合力;斜面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其平衡力为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挡板的弹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挡板的压力,其平衡力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4.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应用升级]2.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D.加速前进时,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此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的大小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解析:汽车对拖车的拉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拖车和汽车上,故A错;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B错;不论汽车匀速运动还是加速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相等,故C错;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地面对拖车的摩擦阻力(包括其他阻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等大反向。故D选项正确。答案:D[知识检索](1)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典题例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故牛顿运动定律又叫惯性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仅适用于宏观物体,只可用于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a=0条件下的特例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解析]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故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A错误。牛顿运动定律都是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在微观、高速的情况下不成立,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点含义,一是所有物体都有惯性,二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并不能完全包含这两点意义,C错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D正确。[答案]BD[拓展训练]1.如图3-1-3所示,体积相同的小铁球(如图中黑色球所示)和小塑料球(如图中白色球所示)分别用细线系于两个带盖的盛水的瓶子中,当两瓶和车一起加速向右运动时,会发生的现象最接近图3-1-4中的哪一种情景()图3-1-4解析:由于系统加速度向右,而水具有惯性,只会出现如题图A、B所示的水面。同样体积的铁球、水、塑料球中,铁球的惯性最大,塑料球的惯性最小,因而两球的相对位置如图B所示。答案:B[知识检索](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牛顿第三定律只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成立,受力物体是两个不同的物体。(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性、共存、等大、反向。[典题例析][例2]如图3-1-5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图3-1-5A.(M+m)gB.(M+m)g-maC.(M+m)g+maD.(M-m)g[审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杆对“底人”的压力与“底人”对杆的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