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授科目《再别康桥》教案1份.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所授科目《再别康桥》教案1份.doc

所授科目《再别康桥》教案1份.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省教育系统2012年度教学技能竞赛教案实录姓名:吴颖工作单位:河南省电子科技学校学科(专业):高中(中专)科目语文《再别康桥》本课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一册第五单元第32课《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1928年11月6日作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涵,了解创作背景。2、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美3、培养学生热爱自由、追求完美、淡然面对伤感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诗歌情感表达的过程2、诗歌意象的运用。教学难点:学会把握正确的生活态度。(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面对学生,我们不仅要授之以文,更要教其做人。一个人应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明确的生活目标,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充满缤纷的色彩。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始终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诵读——拓展学法:感受——思考——延伸教学过程课堂实录:导入新课出示徐志摩故乡硖石的图片,先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清秀,浪漫的氛围。(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的故乡——硖石风光)导语:这就是位于我国浙江省海宁县的硖石镇。悠长的街巷,生着青苔的石板路,如丝般静静流淌的硖河,还有那古朴敦实的石拱桥,自然,空灵,清新,素雅,构成了美不胜收的硖石风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块灵秀的土地上便诞生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云中诗灵”之称的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家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轻灵,聪慧的特性,而走出家乡,这种轻灵与秀美是否依然存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经典名作《再别康桥》,随诗人一起走进他生命中的第二故乡——康桥,感受一种别样的性灵之美。一、介绍作者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别名:南湖、云中鹤。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二、介绍诗歌背景1、徐志摩初会康桥(多媒体展示康桥美丽的自然风景与丰富的人文景观)康桥也就是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厚重的人文内涵形成了康桥独立自由的精神标志。徐志摩曾在1921年、1922年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在这里,徐志摩崇尚追求自由的灵魂得到了释放:他曾在日出之时泛舟康河,呼吸来自大自然第一缕新鲜清幽的空气;也曾无数次伫立在剑桥皇家学院的一角,跟随大师的思想进行知识的远航;夜晚时分,年轻的诗人随着夜莺的歌声,不知吟诵出了多少美丽的诗篇。也是在这里,徐志摩邂逅了被他视为知己的民国才女——林徽因,收获了一段至真至纯的爱情。(讲解过程中用多媒体展示康桥的美丽风景,加深学生印象。)徐志摩在第一次离开康桥时曾这样说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数不胜数。”与康桥的初次相会造就了诗人极富人文化的理想:一生都要追求自由、爱、美。这里是他灵感的源泉、情感的港湾。在他的生命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徐志摩再会康桥1928年,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加大对人民思想上的统治和控制,崇尚自由民主的徐志摩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新月》月刊。诗人的思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他从内心感到彷徨和无助。他再次回忆起了那个美丽的地方——康桥。于是在1928年,徐志摩重返康桥,旧地重游,重访昔日进修,留下美好记忆的学府所在地—康桥。同年11月,徐志摩在乘船返国的途中,写下这篇《再别康桥》。三、整体感知,分析诗歌整体特点。1、播放朗诵资料,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2、师生互动,分析出诗歌整体特点师: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都注意到了画面的丰富、音乐的和谐,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作者笔下如此美丽的康桥,纵然我们穿插进去世界上最美的图画、最动听的音乐也营造不出这样的环境。康桥是美丽的,作者的诗歌也是美丽的,而能够写出这种美丽的原因就是作者对康桥深深的爱恋,所以这首诗歌给大家的第一感受也就是它的第一个特点应该是?生:唯美——景美、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