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doc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接纳尊重,唤醒自尊接纳意味着在对矫正对象开展工作的时候,积极主动地理解对方,接受对方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和人的价值,并尊重对方的人格。接纳的关键在于不以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观评判或取舍对方,应时刻对矫正对象保持一种信任、接受和尊重的态度。接纳并不意味着社区矫正工作者认同矫正对象的价值观和言行,而是将他的言行与他本人分开来看。我们接受的是他这个人,任何个体作出这样那样的行为都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认识到他犯罪的原因才能理解他,理解他才能与之沟通,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矫正工作。接纳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接纳是尊重的先决条件,透过尊重,我们为矫正对象营造一个安全、温暖和宽松的环境,使其放下防御,消除戒备,自由并安心的敞开自己,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透过尊重,双方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工作关系,真诚表达,真心互动,有利于尽快进入主题,提高工作效率。透过尊重,唤醒矫正对象的自尊,激发他重新审视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恢复生命的勇气和信心,最终实现人生自助、回归社会的目标。真诚信任,良性互动真诚信任指的是社区矫正工作者面对矫正对象时保持一种真挚、诚实的态度,表里如一,开放自信,信任对方。社区矫正是重塑心灵的过程,工作目标是使矫正对象灵魂得到改变。重塑心灵必然要触动心灵,只有矫正对象的心灵开启了,发自内心地想改变,想重新做人,外界的工作才能发挥作用。开启人的心灵,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没有矫正双方和谐的、良性的、信任的关系作基础,矫正工作就可能事倍功半,流于形式。真诚信任要求矫正工作者以一个真实的自我投入工作,不戴面具,不以势压人,不装腔作势,要以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想法、真实的言行开展工作,真情流露,以情感人。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便是犯过罪的人,也有真情实感,有血有肉。一些罪犯待人冷漠、冷酷无情,那不是他的真我,是长期生活在无情的环境中,使他的情感迟钝了。是他为了掩饰内心的不安,将真实的感情过滤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他找回真实的自我,使他恢复情感,以一个人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才能达到人的回归。真诚不等于信口开河,没有节制。如果矫正工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随便表达,随意说话,是对真诚的误解。真诚并不是要求矫正工作者去表达他所有的感受,而只是要求他所讲的,要全部真诚。真诚并不等于可以允许自己完全自由地作表达,因为除非我们所说的有助于当事人成长,否则就不必将所有知觉到的思想和感受与当事人分享。必须牢记,帮助矫正对象改过自新、顺利回归社会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与之有利的话我们就说,真诚地说出来,与之不利的话就不能说,否则就会出现破坏性真诚。维护自决,灌注希望自决即自我决定。社区矫正工作中,矫正工作者与矫正对象之间具有明显的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很容易形成矫正工作者替矫正对象作决定、全权代理、大包大揽的局面,容易导致矫正对象过度依赖、放弃责任、无理要求的不良后果。社区矫正实践中,一定要强调矫正对象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力,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未来,决定自己的走向,当然,也要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付出代价,承担责任。归根到底,矫正对象的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认罪服法,积极悔改,可以促进个人改变,家庭安宁。不思悔改,坚持错误,必然造成个人前途断送,家人痛心疾首。在这过程中,矫正工作者承担的是支持、帮助的角色,不可越俎代庖,替他抉择。维护矫正对象的自决,不等于矫正工作者可以袖手旁观,不闻不问,而是要满怀信心,灌注希望。留意矫正对象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反馈,积极鼓励。关注和肯定矫正对象的正确选择,认同他的正面表现,表彰他的积极言行,使矫正对象看到希望,腾起梦想,鼓足力量,自助自强。摘自《社区矫正工作手册》(肖君拥唐正主编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