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课件3.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3.ppt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3.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七年时期中国诗人的构成主要是三类:一类是诗坛主力。郭小川、贺敬之、闻捷、蔡其矫、严辰等。他们来自解放区,五、六十年代进入创作旺盛状态。二类是1949年以前已经成名的诗人。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田间、李季等。他们总体特点是调整诗风,以适应新的时期。三类是一些青年诗人登上文坛。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白桦等。二、十七年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2、1957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诗坛出现短暂的生气,出现一些触及时弊,干预现实的作品。如流沙河《草木篇》、郭小川《望星空》、艾青《养花人的梦》等。《草木篇·仙人掌》: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草木篇·藤》: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做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3.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新民歌运动”:是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提倡“人人写诗歌,村村出诗人”,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如今唱歌用箩装,千箩万箩堆满仓。莫看都是口头语,放到田里变米粮。”4.50年代末60年代初叙事诗创作繁荣。叙事诗主要写历史。一是写民间的历史和传说,如民间整理的《阿诗玛》、《嘎达梅林》、《格萨尔王传》长诗,李季《菊花石》。一是写革命斗争风云,如郭小川《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冰《刘胡兰》、臧克家《李大钊》等。5.60年代阶级斗争扩大化后,政治抒情诗主导了诗坛潮流,诗歌变了“战歌”,标语化、口号化、政治化,政治抒情诗一统天下。政治抒情诗: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概念则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唱。政治抒情诗虽然有一些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诵吟、口号式的语词。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贺敬之。1、颂歌兴起,成为主导潮流,并被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并加以放大。这样一种审美艺术规范,作为一个时代主体情绪的反映,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郭小川就指出:“我们的诗如果不能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也只能是表面的轻浮的‘颂歌’”。大量颂歌回避现实矛盾冲突,削弱了诗歌的战斗使命。2、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发生变异。诗歌的抒情主体从“小我”到“大我”,诗歌中表达的是对祖国、民族、社会的情感,不再是一种个人情感,个人情感被革命情感所取代。这种情况导致诗歌流于公式化和概念化,失去鲜明个性。而且作品往往用人民的、阶级的“大我”的共性否定了独特的自我的“个性”。3、诗歌的形式探索丰富多彩早期诗歌多为民歌体,后来多为半自由体,有些诗人运用外来诗歌形式“楼梯式”,还有从古典诗歌中吸取营养,有新辞赋体。楼梯式诗歌:当时文学普遍受到苏联文学影响,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体诗歌即是一个例子。如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小鸟的悦耳的歌声在前进的道路上4、诗艺逐渐成熟,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被大量运用。郭小川的诗歌郭小川兼有诗人和战士的身份。他本质上是个知识分子,但是多年的革命经历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他力求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革命战士,但是又摆脱不了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他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常常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例如人性与阶级性,如何对待战争、革命、爱情这些问题,他都有自己的思考。这种思考使郭小川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形态。郭小川的诗歌呵,星空,只有你,称得起万寿无疆!你看过多少次:冰河解冻,火山喷浆!你赏过多少回:白杨吐绿,柳絮飞霜!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呵,星空,我不免感到惆怅于是我带着惆怅的心情,走向北京的心脏-------——《望星空》忽然之间,壮丽的星空,一下子变了模样。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云没有来,风没有刮,却象有一股阴霾罩天上。天窄了,星低了,星空不再辉煌。人生虽是暂短的,但只有人类的双手,能够为宇宙穿上盛装;世界呀,由于人的生存,而有了无穷的希望。郭小川的诗歌重视人的丰富思想感情,试图在诗中探求人生的真谛,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思考。《甘蔗林-青纱帐》用大胆的想象、奇特的联想,把两个事物连结起来,用象征赋予景物以深刻的意义,形成昔日的战斗生活----今日的幸福生活的对比。闪耀着哲理的火花。郭小川善于将对社会人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凝炼为哲理性主题。他的许多诗歌能够把对人生、社会的见解浓缩为闪耀着思想火花的哲理。诗歌形式多样。运用了楼梯式(《向困难进军》)、自由体(《将军三部曲》)、新辞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