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文学成就曹操不仅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曹操爱好文学,有极高的文学修养,一生戎马倥偬而不忘吟咏。《魏志》评价曹操是“外定武功,内兴文学”;《魏书》说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现存二十多首诗歌,全部是乐府诗,数量虽少,却不乏佳作。曹操的诗歌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他的诗歌最值得肯定的是记述时事,抒写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即使是那些咏史和写景之作,也无不体现着他的雄伟理想和壮阔胸襟。他的诗写得悲凉慷慨,气势豪雄,著名的有《苦寒行》、《薤露行》和《蒿里行》。《蒿里行》是写董卓之乱后继之而起的军阀混战,“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短短十个字,展示了一幅连年战乱造成人民生灵涂炭、田园荒凉的悲惨景象,更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沉痛和对战乱制造者的强烈谴责。代表作《短歌行》一开头就以悲凉的情调,唱出了对人生有限、生命易逝的无限感慨。他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这首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充满着奋发进取的精神。作者咏叹生命将逝、人生无常而国家统一的事业还没有完成,渴望有更多的贤士来帮助他完成统一大业。诗中反复倾吐的正是这种求贤若渴的心声,这首诗与《求贤令》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一致的。钟嵘《诗品》说曹诗“颇有悲凉之句”,这种悲凉感慨是与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丰功伟业的追求紧密结合的。正如《秋胡行》中的两句诗所言,曹操“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却东西门行》写道: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抒写了“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旁”的征夫泪和思乡愁绪,渴求战败强敌,统一北方,使多年极度混乱的社会安定下来。描写自然景物的著名诗篇是《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诗篇描写的是诗人在北征乌桓途中登上碣石山所看到的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其中“日月之行”四句,极写大海的高远辽阔,似乎连日月星辰都在它的范围内运行出没,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气势雄浑的风格特征。全诗虽然只是描写景物,并没有直接抒写他的英雄抱负,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壮阔的胸怀。它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而又写得相当成功的名作之一,在诗歌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毛泽东主席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所写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指的就是曹操的这首诗。曹操的诗歌富有创新精神,他自觉地向汉乐府民歌学习,但又突破了乐府音律的限制。四言、五言、杂言诗都写出了传世名篇。诗歌语言质朴简约,没有浮华的辞藻,善于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用形象的比喻来再现事物,表达思想。比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的例子,也反映了诗人老当益壮的英雄襟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他用的是旧形式,写的是新内容,而在句法、语法上又不刻意模仿。鲁迅先生说曹操是“改革文章的祖师爷”,这句话不仅是就他的散文而言,同样也包括他的诗歌创作。他对文学的爱好和提倡,推动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建安文学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诗歌。以曹操为代表的“三曹七子”,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代清新自然、质朴刚健的建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