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答案不全)-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答案不全)-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答案不全)-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学习目标】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二【自主学习】1.新中国的成立: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大会经过了《________》,确立了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2.政治协商制度的构成(1)初步建立: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本能机能改变: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不在代行________职权,次要本能机能为政治协商和________。(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根据:《________》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2)标志: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现了人民民主、________准绳。(3)内容:大会经过了《________》,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地位:是我国________的政治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目的:为完成民族平等、________和________。(2)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含义:在中央政府的一致领导下,各多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________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4)意义:满足了多数民族本人当家作主的愿望,完成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______和民族团结。三【难点打破】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不同①经济基础不同(公有制;公有制);②行政权力主体不同(全国人民;资产阶级);③活动准绳不同(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在古代社会中,只需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的方式,只是具体方式不同。本钱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构,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约与平衡。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本钱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也是代议制的一种方式,中国特点的民主政治的次要表现。2.新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无机一致。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完成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成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又称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同时,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因而,依法治国就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四【成绩探求】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领会议的次要内容有哪些?在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的情况下,政治协商会议能否还有存在的必要?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甚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有哪些?性质是甚么?它的颁布有何意义?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完成“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的措施有哪些?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建立起来的?次要内容是甚么?根据是甚么?目的是甚么?是怎样建立及完善的?有何意义?五【课堂练习】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成功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次要根据是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D.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根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七届二中全会决议C.过渡时期总路线D.民主革命纲领3.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态。阐明了姓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党中共中共中共民革民革民盟中共A.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政府B.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C.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合作制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安定4.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取得的严重进展,表现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C.全国政协成立D.整风运动开始5.新中国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的法律保证是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论人民民主专政》D.过渡时期的总路线6.1954年《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的根本不同是A.国家的政体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表现的准绳D.表现的阶级属性7.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次要作用是①政治协商②民主监督③参政议政④与中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