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高格****gu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精编.docx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通用)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尝试分辨sou和mi的音高。2、喜欢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的准备:幼儿会唱歌曲《秋天》并能出不表演。2、物质准备:ppt音乐、树叶、两个大树。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价值取向:幼儿能应动作和好听的歌声表现歌曲。过渡语:我们学过一首关于《秋天》的歌,一起唱唱吧。1、幼儿围在老师身边唱歌。2、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3、完整的边做动作边唱歌。二、树叶找妈妈。价值取向:在听听看看做做中幼儿分辨sou与mi的音高。1、你们觉得是什么颜色的树叶从大树妈妈身上飞下来?小结:秋天到了。红色的和黄色的树叶把秋天打扮的真美丽。2、红色和黄色的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呢?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小结:原来红色的树叶听着3的音落下来,黄色的树叶是听着5的音落下来。3、教师与幼儿一起验证。4、游戏:树叶找妈妈。规则:幼儿做树叶唱秋天的歌,音乐停,听到那听到什么音,就到那个大树妈妈的身边。三、扫落叶。价值取向:在扫落叶的游戏中,幼儿进一步分辨音高。出示ppt:清洁工人在扫落叶,我们也来玩扫落叶的游戏。第一编游戏:游戏规则:1、幼儿每人选择一片落叶,看清楚是什么颜色的。2、幼儿随音乐自由飞,老师来扫落叶。第二遍游戏:幼儿来做清洁工人。延伸活动:树上的蓝色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猜猜他是听到什么落下来的呢?原来是la。我们回去也和蓝色的'树叶一起玩游戏吧。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源于主题活动中的一首歌《秋天》,但是在唱歌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音是把握不准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辨别音高的活动。活动前期孩子们对于基本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辨别音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活动中对于3与5的音赋予了颜色,孩子们更加直观的能说出是哪个音。在ppt中我加入之前录好的声音,孩子们更加能仔细的听辨。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孩子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使得目标能顺利的达成。活动中在听辨3与5的先后顺序上,有一点争议,应该先出示5的音,然后在出示3的音,这样孩子们就能有比较,听辨起来会更容易。这一点还需要调整。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2.进一步加深对秋天树叶飘落自然现象的认识,感受秋天的美。3.学习词汇:飘落,爬,躺,坐,游,藏等。教学准备:1.散文图片或配套挂图。2.事先在户外拾的落叶若干。3.散文中提到的四种小动物图。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欣赏和表述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从而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图谱演示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师: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树叶宝宝是怎样从大树妈妈身上下来的?谁来学一学。2.师:树叶宝宝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会落在哪里呢?小朋友猜猜看?二、引导幼儿理解散文内容。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篇散文,你们来听听树叶宝宝都飘落到哪里了。(师讲散文,并做一些动作,感情要丰富,夸张)2.师:树叶分别落到了什么地方?哪些小动物来了?它们是怎么过来的`?(师在幼儿的回答时出示图片并做动作表示,引导幼儿)三、再次欣赏散文。利用散文图片或配套挂图,教师完整地讲述散文一遍。四、游戏:秋叶飘。师边说散文,边手拿落叶飘洒,幼儿学小动物并能简单的说出。中班音乐活动教案3教学理论依据: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实施策略:1.把握教材,合理改编。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但两段乐曲长度略显短促,于是我将a段和b段的音乐做了适当的延长,并在两段乐曲中间增加了一个"掉落"的音效,缓解了从a段乐曲转到b段乐曲时紧张、突兀的感觉,为幼儿随音乐表现小老鼠的音乐形象做了必要的准备。2.改编童谣,巧妙铺垫。幼儿对《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经典童谣耳熟能详,教师提取其中主要内容巧妙地将它和a段乐曲的节奏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