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腊八粥》.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腊八粥》.pdf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腊八粥》.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腊八粥文本解读1.文体特点本文选自沈从文早期的一篇叙事性文章《腊八粥》,是该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质朴的语言,塑造出天真无邪的八儿、慈爱温柔的妈妈等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普通人家其乐融融地等腊八粥、喝腊八粥的民俗画面,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生活情趣,从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2.文化底蕴节日起源:我国民间通常把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所以“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春节的序幕,是人们辞旧迎新的开始。腊八节由腊祭之俗发展而来。自上古时代起,人们认为五谷丰登是天地诸神以及祖先庇佑的结果,因此便会在农历十二月挑选一日来祭拜掌管风、雨、农、门、户、宅、灶、井等的天地诸神以及自己的祖先,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这一天便被称为“腊日”。但汉代前,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到汉代才明确了以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戌日为“腊日”。3.语言表达(1)质朴平实。沈从文小说语言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分的修饰,语言质朴无华、贴近生活。然而,这并不是说沈从文的小说就如同白开水一样淡然无味,平实的语言背后隐藏的是他极为丰富、极为深刻的思想。(2)生动传神。沈从文描摹事物、刻画人物时通常着墨不多,只做最客观、最自然的描述,但因为观察细致,且驾驭文字的能力极强,故只需寥寥数语,就能准确地表现出其神韵,令读者很容易就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如课文中“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这个片段,只短短几句,就让读者知道了腊八粥所需的多种食材,想象出了腊八粥在锅中的“叹气样儿”,“闻”到了香甜诱人的气味,更忍不住狠狠吞咽快要流下的口水。教学目标1.借助以往的书写经验,根据字形特点给本课要求会写的“腊、粥、腻”等13个生字进行分类,做到规范书写;能正确读写“糊糊涂涂、搅和、浓稠”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内心活动,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3.感受民间风俗的魅力,激发探索腊八节相关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心,展现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的。教学难点唤醒学生心中对传统节日的热爱,激发其探索相关传统文化的热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板块一:回顾前文。揭示课题1。揭示课题。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知道每年的腊八就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也知道了腊八那天家家都要熬上一锅美味的腊八粥。可是因为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内容太丰富,我们没能尝一尝这腊八粥的滋味。不过没关系,另一位作家——沈从文先生却给了我们细细品味腊八粥的机会。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选自他早期同名作品《腊八粥》的前半部分,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写课题。2.学写“腊”“粥”。板块二,初度读课文,整体感知1.布置任务,学生初读。师: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这篇课文,并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标记自己读不准的生字、词语;二是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儿。2.出示词语,纠正读音。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师: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儿?预设:课文主要讲八儿等着吃母亲煮的腊八粥的事。板块三自读自悟,细品“香甜”1.再读课文,初闻“香甜”。师:究竟是什么样的粥让八儿迫不及待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件出示: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师:读了这段描写,你有什么感觉?预设:垂涎三尺、香味诱人、想象得到腊八粥熬煮时的画面……2.着眼词语,细品“香甜”。师:同学们是否想过,为什么这样短短一段文字可以让大家如临其境、垂涎三尺呢?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这段话,把你认为特别精彩的词语做上标记,并简单批注。预设:“糊糊涂涂”一词说明原材料丰富,味道肯定很香甜;“叹气”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传神地写出了粥在锅中熬煮时冒着热气的样子;“大碗大碗“大匙大匙”这两个叠词让人感觉吃起来非常过瘾……师:作者用寥寥数语就能让我们仿佛看到腊八粥“叹气”的样子,闻到腊八粥香甜的气味,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预设: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丰富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