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注教学细节 (2).doc

关注教学细节(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注教学细节“‘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细节决定成败》。细思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中那些闪光的细节。如果说,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是精彩课堂必备的奠基石的话。那么,教师对于课堂细节的正确处理无疑就是精彩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尽管不起眼,但它都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用开放的胸怀去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外,还应关注课堂中的种种细节,这样才会在课堂中左右逢源,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一、“打造”教学细节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性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预约一些精彩。首先,“打造”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几百几十几”教学时两人使用一个计数器,可以设想一下,学生第一次独立使用计数器,不免兴趣十足,在拨珠数数时,课堂气氛将极其积极活跃,但问题也会不少:两人争抢拨珠,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对计数器认识不足,使用错误;停止使用计数器后,注意力仍然在其上……为避免这些问题,课前,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例如:课前男生从塑料袋中取出计数器,并规定好放在哪里、怎么放,课后由女生将计数器收入袋中并归还教师;仔细观察计数器,认清数位,课间放充足时间让学生“玩”;课堂中,利用比赛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学中发现,教具使用前指导越细致,教学效果越理想。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思维变化的每个细节,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处理教学的进程。要知道,往往对一个细节艺术性的处理,会产生让我们意料不到的结果。在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不少,我想这一切缘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如果教师在预设中设计好这样的一个个细节,课堂教学可以预约精彩。其次,“打造”教师自己的评价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热情,不能及时地进行恰当的评价,而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以至于不想再发言。比如:遇到学生回答问题不理想时,很多老师的评价语言:(摘录)对着其他小朋友说,哪个小朋友来帮帮他呢;不对,请坐;说错了,谁再来;刚才其他小朋友已经说过了,不需要再重复了!你没在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回答,更甚至有的老师碰到这种情况还会数落一番,批评一顿。这就是我们教师的评价语言吗?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a:学生说错了,老师可以说:说错了,没关系,仔细动脑筋,再来试一试,好吗?b:如果有学生重复了前一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这样说:哦,你肯定认为这个很重要,所以再强调了一下,对吗?这样带点幽默的口气,既能缓解学生的紧张、尴尬的情绪,又能给这个学生以暗示:以后要注意学会倾听别人的回答。C:对于有的学生没能表达完整,可以这样说:你虽然只答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d:对于回答错的孩子,教师可以说:虽然你的答案和正确答案不一样,不过没关系,你能勇敢回答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像这样的语言,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也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有这样的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还会害怕什么呢?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负担的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再次,“打造”教学环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预设,从导入到讨论,再到随堂练习,到总结,再到教学的每个细节,都可以优化,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理念的体现。因此,教学细节应该事先“打造”,没有精彩的预设,相信也不可能出现精彩的课堂。二、“发现”教学细节细节是整体的细节,整体是细节的整体。设计的细节只有在流动的课堂整体中才能彰现其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首先,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回答,一个劲地奔向自己教学的目标,而有时这种错误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张齐华老师的一节《因数和倍数》的课中,有一位学生找因数找漏了,张老师没有放过这个错误,简单的追寻结果,而是让学生思考:他为什么会漏?从而让学生的认识更深一步,最后“竟然”感谢这位学生:“感谢你的错误让大家的认识更深一步,你自己也许以后会更注意的!”。张老师对细节的处理不得不让人赞叹。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