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专版)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专题01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人教级全册语文课件.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71 大小:29.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徐州专版)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专题01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人教级全册语文课件.pptx

(徐州专版)中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二篇专题精讲专题01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人教级全册语文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2019·徐州,5-9]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6分)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①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②,为质③于吴。二岁而吴归蠡。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④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⑤,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释]①种:指越国大夫文种。②成:讲和,和解。③质:人质。④罢:同“疲”。⑤胙:祭肉。1.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越王勾践反国()(2)厚遇宾客()(3)为质于吴()(4)勾践已去()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欲使范蠡治国政②使老有所终B.①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②忠之属也C.①以淮上地与楚②念无与为乐者D.①与鲁泗东方百里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女忘会稽之耻邪?(2)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世人:在艰难困苦中,应刻苦自励,发愤图强。B.范蠡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推荐文种并主动请缨前往吴国,表现了他举贤任能、不怕牺牲的可贵品质。C.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吴国留守的军队,杀了吴国太子,这是吴越争霸的转折点。D.吴王一方面被越国君臣表面假意示好蒙骗,另一方面因为与其他诸侯的战争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了最终的失败。[参考译文]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越王勾践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越王)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用兵打仗之事,文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让百姓亲近归附,我不如文种。”于是把国家政务委托给大夫文种,让范蠡和大夫柘稽去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只有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于是杀死吴国的太子。吴国使者赶快向吴王告急,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吴王在黄池与诸侯订立盟约以后,就派人带上厚礼请求与越国求和。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人赏赐祭肉给勾践,称他为“伯”。勾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下,把淮河上游的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二、[2019·徐州市区一模,5-9]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16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