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健美操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冯海燕(2008年6月18日)摘要:在健美操教学中有些是老师用语言难以描述、学生难以捕捉而又必须掌握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健美操的基本动作转化为视频的信息,配以注释,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在有限的学时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健美操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提供了可能。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健美操教学自主性学习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手段,电脑多媒体这一先进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学校在高中开设了健美操课程。健美操课程的开设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为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做了有益的尝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我校高中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内容设定为基础知识——基本步伐——动作组合。在健美操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一、多媒体技术是体育课改的重要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课改的重要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进一步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二、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对所授的动作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的启发式示范,学生的大脑中会立即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动作也就更快,练习起来会更有劲、更主动。教学中,教师利用正误动作的画面演示,让学生认真观看,动脑思考,然后老师与学生一同仔细分析、讨论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对症下药,进行纠正。教师还可以播放学生自己练习的录像,让学生观看自己创编的动作组合,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体验学习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1、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健美操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运动,并应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教授基本动作的教学方法。但如果教师总做示范,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教师就没有时间直接去纠正学生的动作,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跟随录像做动作,教师就有时间、有精力在学生做动作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参与辅导学生的每个动作,根据动作要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优越之处。2、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健美操的教学方法有叠加循环法、示范讲解法、完整分解法、线性渐进法、金字塔法等。但是,在健美操教学中有些是教师用语言难以描述、学生难以捕捉而又必须掌握的内容,仅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健美操课学时不足的情况下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此时,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势必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基本步伐的踏步动作关键在于弹动,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光盘上的弹动与踏步视频,体会其中规律,再与自己练习的录像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通过练习,很快就能正确掌握踏步动作。在语言讲解的提示下,再结合自己练习的录像,对动作进行对比分析,体会并找出完成动作的关键点,加以反复练习,学生很快便能正确地完成该动作,同时又避免了错误动作造成的运动损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新动作的兴趣和效果,给学生以成就感。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创新学习的能力以“自主探究”为核心,将“合作交流、鼓励创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动作时,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练习并体验获得知识技能与成功的快乐。合作交流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团结协作,观察发现别人的长处,逐步完善自己。例如:在健美操基本步伐教学中,我先只教授五个基本动作,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留出一定的时间,通过观看多媒体教学光盘和录像,让学生自己互相配合、讨论、交流,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的学生说:“我们编排一个转体动作,你看,这样做”,有的学生说:“我们加了一个反方向的交叉步动作连接”。学生们通过积极的思维和身体练习,很快就能创编出不同编排顺序的完整的动作组合了。老师再将学生创编的完整的动作组合录像播放出来,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这样的学习方式,遗忘率低,学习效率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由发挥能力,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课堂上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自己学习和练习,老师充当的是主持人,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和创新”中学习。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