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小学数学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数学教案1学内容:教材第94~96页三角形、四边形、圆、轴对称图形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6~1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三角板、圆规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圆的纸片各一个。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线和角的知识,线和角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平面图形中的封闭图形。(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这些平面封闭图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判断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并能画出一些图形。二、复习三角形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提问:用线段来围出一个平面图形,至少要用几条线段?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什么?(板书三角形并画一个三角形)2.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提问:三角形可以狡什么来分类?(板书:按角分:按边分:)出示的分类图,让学生说说各是按什么分类的,各分为哪几类三角形。(接按角分板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接按边分板书: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提问:谁来根据左边的图,说说这三类三角形各自的特征?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这三类三角形,同时指名一人在黑板上画出三个三角形。提问: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板书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大家拿出等腰三角形,折一折说明两条边相等和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板书画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说明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相等吗?试一试。3.学生做练一练第1题。学生完成后口答,老师在黑板图上板书。提问: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指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里的一种特殊情况,只要有两条边相等,它就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4.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5.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6.做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三、复习四边形1.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板书四边形并画一个四边形)2.复习图形特征。出示四边形的图。指名学生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提问: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从图上看,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哪几类?指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是梯形。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3.做练一练第4题.先让学生判断,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图形的高。提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互相垂直)四、复习圆1.复习圆的特征。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圆,井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提问: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在黑板上画出圆)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在圆里画出几条表示这样的距离的线段)为什么?2.学生口答。请大家看想一想的问题,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口答。3.做练一练第5题。学生填充,然后口答。五、复习轴对称图形1.请同学们把圆对折。提问:你发现圆对折后有什么特点?再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2.提问:你认为刚才对折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这里对折的折痕就是什么?(板书:对称轴)追问: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3.提问:我们学过的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还能说出哪些见过的轴对称图形?4.做练一练第6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画出对称轴。指名学生说出轴对称图形,说明各有多少条对称轴。六、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八第6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判断,然后口答,并说明理由。2.做练习十八第7题。学生在课本上选择,然后口答。3.做练习十八第11题。让学生画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4.做练习十八第12题。让学生画在课本上,然后说明各有几条对称轴。5.讨论练习十八第13题和第14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结果和各自的想法。七、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八第8、10题。家庭作业:练习十八第9题小学数学教案2教学要求: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