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杭州市幼儿园教学论文评比浅谈生态式园本教研活动导入游戏的组织策略【摘要】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们目前普遍喜欢加入导入游戏环节,希望能调动作为主体的教师,让教师处于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状态参与园本教研活动。但是导入游戏如何设置?如何为后面的研讨环节做好基石?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导入游戏时要把握几个原则:情趣性、简洁性、新颖性、针对性、主体性原则,本文分析了目前导入游戏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组织策略,有效的发挥导入游戏的激励功能和铺垫功能,从而真正提高园本教研导入游戏的实效性。【关键词】园本教研导入游戏组织策略一、问题的提出要想开展好一个教研活动,教师的状态到底如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研活动的主持者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而作为主体的教师则必须处于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状态。如何才能确保教师在教研话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认为教研活动导入游戏能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集中注意力、振奋精神、勇于表述自己的想法、体验教研活动的关键点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导入游戏是教研的开始,也是教研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围绕教研活动导入游戏的组织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二、“导入游戏”概念的界定本文所写的教研中的“导入游戏”是指在教研导入环节中,作用于教师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过程。导入游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师进入最佳研讨状态:包括进取性的思维活跃状态;拓展性的学习需求状态;强化性的学习动力状态;成功性的学习习性状态。三、导入游戏的现状分析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很多主持人应用导入游戏的主要意图在于激发教师的研讨兴趣,引起教师对问题的思考和攻克问题的欲望。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对于导入游戏是否应为后续阶段的问题解决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是否应在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研讨任务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主持人的关注得还远远不够。主持人对导入游戏的理解中存在许多偏差,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主要表现在:1.主观臆断教师的情感体验,忽视激发教师的内在情感动力。导入游戏案例:赏析《天空》主持人:首先请老师们,静静地欣赏录像。主持人:出示2张天空的照片(分别是白天和黑夜的照片)主持人:看完2张照片,你觉得这两张照片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看谁的洞察力最好。教师:一片迷茫。教师:一张是在白天拍的,一张是晚上拍的。教师:想冲破迷雾。分析:主持人想让教师欣赏有关天空的录像,目的是拓展教师的视野,看看我们平时不太涉及的领域。但是录像与照片2种媒体介质的同时出现,显得繁琐。没有起到引出研讨主题的作用,主持人主观认为创设这样的导入游戏能使教师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但是研讨的实际效果最终证明主持人的导入游戏并没有真正激发教师的研讨的兴趣,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走过场而已。2.将导入游戏的范式理解空泛、庸俗化,没有作为一种园本教研的基石来构建。导入游戏案例:《冰淇淋屋》主持人:请几位老师上来玩我们孩子经常玩的创游游戏。师:谁来买冰淇淋?师:我买一个,多少钱?师:2元。师:准确数出付钱走了。分析:主持人试图以游戏效仿幼儿,为后面对创游的研讨提供铺垫。然而由于教师的年龄跟心理特点,大部分教师对这样的游戏已经程式化,并没有达到主持人预设的目的。游戏的导入因此与后面的研讨引显得没有什么联系,存在孤立。还有的导入游戏片面夸大体验的功能,缺少与研讨的必要结合。导入游戏是园本教研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园本教研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教师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教师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园本教研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四、有效导入游戏的基本策略(一)“丢包袱”导入法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园本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主持人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研究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教师探讨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教师的思维火花。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孩子主动参与,教师也是同样,主持人巧妙筹划、精心设计新颖的游戏,能让教师怀着热情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全身投入游戏活动之中,从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导入游戏案例:《玩磁铁》主持人:(出示小磁铁和小螺帽)你看我这块小磁铁可以吸住这枚小螺帽吗?师:可以。(主持人演示,吸住了。)主持人:那用它来吸这枚大的螺帽,行不行呢?师:不行。(主持人演示,吸不住。)师:怎么就不行呢!师:换那块大的磁铁肯定能吸住。(主持人演示,吸住了。)师:怎么这样子的,那是为什么呢?师:小的磁铁吸力小,大的磁铁吸力大。师:磁铁的磁力是不同的。磁铁是我们在科学活动中要组织幼儿探究的一个点,教师对磁铁都有接触,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师以“小磁铁能吸起大螺帽吗?”为切入点设疑,激发教师的思考兴趣。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