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绪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第二章阴阳五行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三)五行的生克乘侮(1)生克和制化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2)乘侮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的反应。相侮: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亦称反克。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三)用于诊断和治疗第三章藏象第一节五脏心心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肺宣发:向上的升宣和向外的布散肃降: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通畅3、通调水道: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4、肺朝百脉,主治节:指全身的血液,都经过血脉而汇集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脾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脾主运化运化水谷: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二、主升清: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三、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血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肝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肾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藏精,主生殖发育:(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2.后天之精:出生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功能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二、主水:肾中精气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及为重要的作用。三、主纳气: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肾的纳气功能就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第二节六腑胆胃胃的生理功能:一、主受纳、腐熟水谷:容纳于胃中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气其精微物质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二、主通降,以降为和: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胃失通降影响食欲。小肠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主受盛和化物小肠接受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的盛器经胃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二、泌别清浊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阴阳表里关系第四章气、血、津液第一节气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可归纳为:气的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五、气的分布与分类(一)元气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动力。(1)组成与分布: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2)主要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二)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作“膻中”。(1)组成与分布: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中运化而化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宗气聚集于胸中,灌注于心肺之脉。(三)营气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富于营养,故又称“荣气”。营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1)组成与分布:主要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2)主要功能:营养和化生血液。(四)卫气卫气:运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