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基础理论·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国医药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6世纪之前一直遥居世界医学之先,创造了许多世界之最。华佗在东汉末年,约公元2~3世纪就发明了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并成功进行腹部肿瘤和胃肠吻合术,而西方医学在19世纪40年代才使用乙醚全身麻醉,外科手术则更晚,比华佗足足晚了1600余年。华佗创制“五禽戏”开创体操健身先河西晋时葛洪在《肘后方》中,就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葛洪最早记载用大豆、牛乳、松叶等富含维生素B1的天然物质治疗脚气病,比欧州人早1300多年;葛洪最早用疯狗脑髓捣烂外敷防治狂犬病,而法国人巴斯德在19世纪的1885年才制成狂犬疫苗,比之晚了1500余年;中医学不仅在过去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年代,是我国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而且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发挥了西医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医学蕴藏着许多西方医学无法破解的科学内涵,如经络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其中包含了许多“超前科学”的内容。我国当代的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20多年之前曾说过:中医的合理内核一旦被揭破,整个现代科学都要改写。虽然改写的时代远未到来,可是,从中却透出了一线亮光。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转身就走)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热敷)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清火汤药名)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史记·扁鹊传》绪论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医学知识,整理升华战国时期,社会变革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黄帝内经》主要贡献:1)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2)将气、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形神关系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引入医学领域。3)构建了藏象经络理论《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晋·王叔和编撰了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1)提倡“寸口诊法”2)记载了24种脉象及主病晋·皇甫谧编撰了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隋·巢元方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2.宋金元时期2.宋金元时期张元素,字洁古,易水人。理论:以脏腑寒热虚实言病机,创药物归经理论治疗:重视扶养胃气所创立的学派为“易水学派”著名弟子如李东垣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理论:倡导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疗:主张寒凉清热为主被后人尊称为“刘河间”所创立的学派为“河间学派”“主火派”“寒凉派”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理论:提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治疗:采用汗、吐、下三法所创立的学派为“攻邪派”“攻下派”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理论:提倡“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治疗:以补脾胃之气为先被后人尊称为“李东垣”所创立的学派为“补土派”“脾胃学派”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理论:提倡“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治疗:主张滋阴降火被后人尊称为“朱丹溪”所创立的学派为“滋阴派”“养阴派”姓名命门学说(温补学派)张介宾,字景岳。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治疗:补肾阴、肾阳赵献可,字养葵。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温病学说吴有性,字又可。《温疫论》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学术成就:1)论述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2)创“戾气”学说3)治疗上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温病学说叶桂,字天士,号香岩。代表作为《温热论》(又名《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外感温热论》)建立温病学独立体系:1)阐明了温病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和传变规律2)创立了“卫气营血”温病辨证理论3)发展温病的诊断方法4)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大法温病学说薛雪,字生白。著《湿热病篇》(又名《湿热条辨》)系统完整地阐述湿热病证治的最早文献温病学说吴瑭,号鞠通。著《温病条辨》1)创立了三焦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