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卷(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卷(二).doc

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卷(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卷(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为()A.x≠1或x≠2B.x≠1C.x≠1且x≠2D.x≠2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3.某段时间,小芳测得连续五天的最低气温后,整理得下表(有三个数据被遮盖)则被遮盖的三个数据依次为()A.7°,5°,14°B.3°,4°,5°C.7°,5°,2.8°D.7°,5°,10°4.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a=,b=,c=B.a=2,b=5,c=6C.D.a=12,b=20,c=165.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关于该反比例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1,2)B.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当时,D.当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6.已知四边形ABCD,有以下四个条件,①AB∥CD;②AB=CD;③BC∥AD;④BC=AD.从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共有()种.A.3B.4C.5D.67.函数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A.B.C.D.8.若点(-2,y1)、(1,y2)、(3,y3)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3<y2B.y2<y1<y3C.y1<y2<y3D.y2<y3<y19.如图,小华剪了两条宽为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且它们交角为45°,则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为()A.B.1C.D.210.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12场比赛得分情况用图表示如下:对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下列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甲运动员得分的极差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极差B.甲运动员得分的的中位数大于乙运动员得分的的中位数C.甲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大于乙运动员的得分平均数D.甲运动员的成绩比乙运动员的成绩稳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当x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负数.12.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13.如右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_米.14.如图,一架云梯AC长为25m,斜靠在一竖直的墙CO上,这时梯子底端A离墙的距离AO是7m,如果梯子的顶端C沿墙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______m.15.如图,把长为8cm的矩形沿虚线对折,按图中的虚线剪出一个直角梯形,打开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剪掉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则打开后梯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菱形OABC的对角线OB在x轴上,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2分)17.(本小题6分)先化简,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18.(本小题7分)解分式方程:19.(本小题7分)某玩具商店根据市场调查,用2500元购进一批儿童玩具,上市后很快脱销,接着又用4500元购进第二批这种玩具,所购数量是第一批数量的1.5倍,但每套进价多了10元.(1)求第一批玩具每套的进价是多少元?(2)如果这两批玩具每套售价相同,且全部售完后总利润不低于25%,那么每套售价至少是多少元?20.(本小题7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CA,AE∥BD.(1)求证:四边形AODE是菱形;(2)若将题设中“矩形ABCD”这一条件改为“菱形ABCD”,其余条件不变,则四边形AODE是______.21.(本小题8分)为了进一步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八年级(1)班50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的a=_______;(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这个样本数据的中位数落在第______组;(4)已知该校八年级共有学生800,请你估计一分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20次的八年级学生大约多少名?22.(本小题7分)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1)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2)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19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最低达到36,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23.(本小题10分)△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